高价进口紫檀遭掉包“变”砖头
【中华收藏网讯】紫檀木,以稀有著称,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是不少玩家梦寐以求的藏品。7月13日,江苏检验检疫局就张家港口岸连续发现进口染料紫檀被整体掉包事件,发出警示通报,要求全省口岸加大查验力度。
7月7日和8日,江苏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在张家港口岸先后对2批申报为赞比亚染料紫檀(市场俗称为血檀)的原木实施检验检疫时,先后发现2批总价值近百万元的赞比亚染料紫檀被掉包。其中一批竟全部变成了水泥砖,另一批则被替换成了十几根廉价桉木!
江苏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员表示,这已经是张家港口岸今年第4次染料紫檀被整体掉包。
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木材实验室主任陈旭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6年,张家港口岸进口了4.4万立方米染料紫檀。今年由于行情的持续火热,进口量大幅上升,上半年张家港口岸染料紫檀的进口量已经达到4.6万立方米,同比上升109%。
“染料紫檀在张家港口岸是进口量最大的名贵木材之一。针对紫檀的欺诈手法也是五花八门。”陈旭东说。
“最常见的是缺斤少两,即货物短少,通常是把货物集中堆在集装箱口,而内部空空如也,或者干脆只在集装箱内装几根染料紫檀原木;其次是以假充真。以价格低廉的木材冒充染料紫檀实施欺诈;更有明目张胆地偷梁换柱,直接把木材换成砖块、沙包等毫无价值的东西。”陈旭东表示。
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紫檀进口欺诈的受害方,多是一些跟风投机盲目入市的进口商,他们缺少进口紫檀的商业经验,在出口地也没有派专人或委托第三方对货品进行检验,所以面临较高的被骗风险。
陈旭东说,目前防止该类诈骗的方法,还是以宣传并加强进口商的防范意识为主,而很难从源头进行治理。“一旦遭受贸易欺诈,进口商应充分利用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官方检验检疫证书,配合前期签订的详细贸易合同,积极对外进行索赔。”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财富浪潮大爆发!未来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振奋!艺术品市场大爆发!未来15年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