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亲自核定 这种玉器为何如此厉害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古代玉器自新石器时代经过上万年的发展进步,至清朝达到顶峰,特别是乾隆期间,经济文化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玉器的制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乾隆时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这一地名便是由乾隆帝亲自考订,清代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西部,其玉材多为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留玉皮或杂色玉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玉器的装饰很有当地文化特点,有些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等各色宝石或玻璃;花纹装饰多为植物花叶,以莨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用异色宝石嵌现动物眼睛等。除了这些装饰手法,还采用水磨技术,胎体透薄,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
图中所示为故宫藏痕都斯坦青玉葵花碗。这是曾支持阿睦尔撒纳叛清的小和卓霍集占在支持阿睦尔撒纳叛乱失败后,遣使贡进的第一件痕都斯坦玉器。这也就是清代具有阿拉伯艺术风格的玉器首次进入内廷。平息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扫清了和阗玉进入中原的障碍,大量新疆玉开始进入宫廷,这为皇家玉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乾隆帝喜欢痕玉玉器,在宫内设置有专门的痕玉作坊。
痕都斯坦玉器,颇为清代宫廷所重,乾隆帝曾多次作诗赞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有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可见其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当收藏走进寻常百姓家:艺术品里的全民热情
- 重磅丨国家文物局:就如何“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答记者问
- 谁掌握古玩艺术品高端资源,谁就是以后的大赢家!
- 藏品不是提款机,而是文明的继电器
- 艺术品市场正吸纳大量资金,收藏已成为地位的象征!
- 民间收藏:藏在百姓家里的文化烟火气
- 艺术收藏必修课:书画收藏十大要诀!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书画收藏的五大铁律:看懂就是赢家!
- 市场激活:万亿级资产“苏醒”,民间收藏的春天真的来了?
- 99% 的人都不知道:玩收藏的套路!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力量,是中华文化传承最具影响力人群!
- 收藏轶事:他用5万买一幅画,卖了4370万,至今翻了87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