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品消费中的隔阂
【中华收藏网讯】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进入快速转型期,衣食住行的消费比重迅速下降,文化艺术消费异军突起,然而在艺术品生产和消费的供给之间,人们往往感觉到隔阂。目前在艺术品消费市场中,已形成金字塔结构,其中最顶端的是收藏、投资,他们往往通过二级拍卖市场,或直接从藏家、艺术家圈子里购买。在最底端的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本应是最庞大也最活跃的市场,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已经达到大众消费艺术品的经济实力,但实际购买却不理想。一方面,艺术家们的艺术品及相关衍生品为找不到出路而苦恼;另一方面大众又常常为市场上买不到精致、可心的、美的艺术品而不满。
有观点认为,目前国内大众艺术消费时代还未真正到来,大多消费者还处于“看一看,想一想”的阶段。同时,在艺术家层面,国内大多艺术家也不像日本草间弥生等,形成成熟并被市场认可的艺术衍生品。
对此,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认为,我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现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未来存在巨大市场潜力,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从实际市场来看,国内艺术消费市场在这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和起步,以艺术衍生品产业为例,从创意到产品到产业体系,都在逐步的成长过程中。”
艺术衍生品产业被视为大众消费市场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陶瓷艺术就已经有所表现,比如景德镇陶瓷主要做的艺术瓷,当地陶瓷产业一年的成交量大概在400亿元左右,其中艺术陶瓷占很大比例,景德镇的艺术衍生品已经形成品牌效应。
西沐表示,“目前,挖掘艺术品市场的需求、释放需求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为迫切的任务。”西沐指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培育艺术品消费,发掘艺术品市场需求,提升有效的市场供给能力,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课题。“要完成这个任务,一是要积极发展艺术品消费市场;二是要努力提高艺术品市场的有效供给能力。”
“大众艺术品消费的目的就是为满足审美需求而进行消费,其性质与普通消费者进入一般商场类似。”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双舟指出,“消费者的期待在于审美和消费需求的实现,而不是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所关注的资金的保值、增值和安全性。”
此外,与收藏、投资类艺术品销售渠道和场景不同的是,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属于自由竞争充分的市场,“具有单件艺术品资金进出量小、受众面广、准入门槛低、所占市场份额大等特征,经营主体多且竞争十分激烈。”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大众消费艺术品市场不活跃、不会真正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艺术教育。他进一步解释称,大众不接受艺术品消费是因为有四个隔阂。第一个隔阂是大众对艺术品的认知问题,艺术品对大众的吸引力不够。第二个隔阂是经营者的问题。经营者将艺术品当作捡漏、暴富来宣传。艺术品的价值探讨、舆论导向也是个问题。第三个隔阂是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性价比不高,阻碍大众亲近艺术品。第四个隔阂是市场不诚信的问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