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石头“延续生命” 面壁八年拯救千手观音
【中华收藏网讯】大足石刻,在普通人看来冰冷冷的石头,在她眼里却有着鲜活生命。陈卉丽是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中心主任,在文物修复岗位,她与石头一起走过21年时光。从2008年至2015年,在近8年的时间里,陈卉丽和她的团队克服了环境、技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为千手观音“金光再现”做出了重大贡献。近日,陈卉丽荣获2015-2016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
“面壁”八年拯救国宝千手观音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由于千手观音集多种材质于一体,加之受工艺叠加、环境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其破坏形式异常复杂、病害程度十分严重,共有34种病害。如不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情况十分危急,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鉴于千手观音价值之巨大、病害之复杂、保护修复之难、技术要求之高、参与学科之广,2008年国家文物局将其确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进行保护修复。
陈卉丽担任石质修复组组长,承担着修复工程中最重要的石质本体修复任务。“石像修复是个细致活,有时清理巴掌大小的水垢,也要近两个小时。”陈卉丽介绍说,千手观音共有830只手,残缺440处,许多手指都需要技术人员加固补型10次以上。比如修复一个弯曲180度食指,要先在残缺的手指上钻小眼,再把经处理成180度的竹签插入做支撑,然后把同质的石材粉与加固剂配制为砂浆,补型出原有模样的手指、指甲,再用手术刀修型,最后打磨光滑。每个手指头至少要花5天才能完成,比人类断肢再植的时间还长。
八年时间,作为组长的陈卉丽一直忙碌在修复现场。拿起手术刀、推动注射剂、转动钳子……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像拯救患者的医生一样。“有时一天站七八个小时,不说话,嘴巴都憋出苦味了。”就这样“面壁”八年,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终于与世人再见面。
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率95%
中医看病要“望闻问切”。可你知道吗?给文物“体检”也离不了“望闻问切”,可初步诊断出文物病害20多种,准确率达95%以上。总结出这种“四诊法”的,正是陈卉丽。
“望”是看文物的断裂、破碎、表面情况,对比资料影像;“闻”则是嗅文物表面气味,看是否有污染霉变;“问”则是向看护人员了解文物变化情况;“切”则是采用手轻触碰感受文物是否疏松,或用银针刺探被金箔彩绘覆盖的石质本体风化情况。
在千手观音病害的调查过程中,陈卉丽用“四诊法”诊疗的千手观音病害情况,与后来用专业仪器诊断的结果基本吻合。陈卉丽这种‘一手准’的本事曾让不少业内人士折服。
此外,她还编写有20余项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参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行业标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等行业标准评审工作。在《华夏考古》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45万字专著《大足石刻保护探索与实践》,为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