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带火文物点 十一”黄金周博物馆获热捧
十一黄金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观众509337人次、同比增长7.95%。
【中华收藏网讯】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在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共有1436万人次的观众在陕西省内各文博单位里体验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明,追寻文化记忆,感受“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陕西新形象。
省内各博物馆参观人数均有所增长,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观众509337人次、同比增长7.95%,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3.2万人次、同比增长10%,西安博物院10万人次,同比增长9%,大唐西市博物馆7.8万人次,同比增长7%,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观众9.3万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馆3.2万人次,汉阳陵博物馆1.5万人次,延安革命旧址54.8万人次,玉华宫博物馆6.2万人次,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2.2万人次,汉中市博物馆3.2万人次,法门寺博物馆9.6万人次,省内各博物馆参观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一步彰显了陕西文博系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众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
《那年花开月正圆》带火相关文物点
随着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既带火了陕西的小吃、泾阳茯茶等,也带火了三原县、泾阳县相关的文物点。据统计,泾阳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共接待36.5万人次,三原县周家大院、于右任纪念馆、三原县城隍庙等文物点共接待观众45万人次。此外,随着陕西沿黄公路的正式通车,其所经过的渭南、韩城、延安、榆林四市的诸多文物点人气飙升。据统计,西岳庙文管所接待观众3万人次、大荔丰图义仓2.8万人次、韩城市博物馆42.5万人次,司马迁祠42.3万人次,党家村、梁带村遗址、大禹庙、韩城龙门等共接待观众46.9万人次,神木高家堡古镇8万人次,梁家河4万人次。
乡村游民俗游勾起“乡愁”受热捧
“双节”期间,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等带动的乡村游,以民俗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带动的民俗游成为公众文化游一大亮点。渭南、西安等地展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变迁的社区博物馆和展示传统农耕文明的民俗博物馆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勾起了不少人的“乡愁”。据统计,佳县赤牛坬村民俗博物馆接待观众4万人次、高陵区场畔农耕文化博物馆49万人次,宁强县青木川古镇17.3万人次,柞水县凤凰古镇3.8万人次,洋县华阳古镇8万人次,陈炉古镇4.9万人次、澄城尧头窑21万人次、石泉县后柳古镇和熨斗古镇13.8万人次,在提升陕西文博单位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彰显了陕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财富浪潮大爆发!未来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振奋!艺术品市场大爆发!未来15年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