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器在国内与国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中华收藏网讯】老窑瓷器主要包括两类:室审美体系的窑口和民窑风格,如磁州窑。磁州窑很民俗,在民间也很受欢迎,在国际拍场上价格也非常高。但是,由于政策的限制,国内老窑瓷器在拍场表现持续惨淡。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崔凯——
“磁州窑很民俗,在民间很受欢迎,在国际拍场上一度价格也非常高。欧美人很喜欢这类黑白分明、大写意的器物。再比如黑釉铁锈花、白底黑花,色彩明快很自由,恰好切合现代艺术和先锋艺术的审美品味。这是一个审美再发现的过程,它的评判标准就是另一回事,越有味道的越好。”
但是,国内老窑瓷器在拍场表现持续惨淡,近几年海外拍场的重要拍卖却利好不断,持续撕扯着内地老窑市场的神经:从2012年2.3亿港元的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到2014年约1.5亿港元的坂本五郎旧藏——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再到2016年9月在纽约拍出的近8000万元的建盏,藏家们喊了近10年的“老窑大涨”预期,已渐渐变成了现实。
国内老窑瓷器收藏者感慨道:我们真的憋得太久了。
虽然内地老窑瓷器收藏者没有一个合法、公开的市场去分享和交流,但面对海外市场中一次次大放异彩的老窑瓷,他们明白,老窑瓷器价值回归的趋势势不可挡。
在2014年的苏富比(微博)(微博)坂本专场中,北宋定窑八棱划花大碗拍卖现场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大碗争夺到最后,还剩三个买家,分别来自三个地方,香港、台湾、日本,没有大陆买家。再加价,香港买家最先退出,剩下台湾和日本藏家。最后,还是日本藏家将坂本的旧藏举了回去。
正上生古陶瓷沙龙创办者吴雨哲——
“这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它形象地说明了这件东西在不同藏家心中的分量。当大家都不差钱的时候,谁坚持到最后,也许就证明谁更喜欢那么一点,对这件器物的认知更多那么一点,甚至就多那么一点情怀。日本的文化根基来源于唐宋,传承当时的文化时间最长。台湾是国民党将民国贵族、文化遗脉大部分转移到台湾。香港做了100年的英殖民地,传统文化又稍弱一点,现在香港的年轻人喜欢宋瓷的很少。这大概就是文化在器物上的体现。拍场上就用举牌来说明这个问题。”
市场中很多人认为,老窑是当今艺术品品类中最大的“漏”之一,政策的制约是最大问题。
吴雨哲——
“老窑市场有政策的问题,像股票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格是截然不同的。一级市场可能一块钱、两块钱,一旦允许IPO挂牌,进入二级市场,一下子就是十倍百倍的溢价。我对国内老窑市场的开放是很有信心的,起码比青铜器、石造像有机会。所以,现在很多之前玩明清瓷器的人,趁行情好把货出掉,换取巨额资金来买老窑。市面上好的老窑瓷器并不多,基本被囤起来了。”
崔凯——
“除了政策而外,制约老窑瓷器市场的其他因素也有一些,比如,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著录是至为重要的,但因为年代久远,精品老窑的存量不如明清官窑大,其中多数又已经进入博物馆或者收藏机构。市场上流通的,有可靠出版著录、公开展览过的老窑瓷器名品缺乏,在当下收藏市场越来越讲究传承来源的环境下,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老窑瓷器凤毛麟角。海外藏家,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关注老窑瓷器,已经形成特别成熟的体系,什么东西好不好,前人都总结出来了。但国内对高古瓷的理解,也就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收藏理念不完善。对大多藏家而言,老窑认定真假难、认定窑口难、认定年代难。他们在选取藏品的时候,肯定要选取流传有绪,十分可靠,之前有出版记录的,或参加过重要展览的首当其冲,说到底就是怕买到假的。”
然而,无论何种原因,都无法阻挡市场趋势,内地老窑瓷器的市场逐渐走火,有种水到渠成的味道。
吴雨哲——
“在前几十年经济环境下,能积累到财富的大多依靠胆量,他们喜爱的瓷器多是艳丽漂亮的,而现在的新贵们,都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高古瓷更符合他们的审美。”
从目前的市场上看,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一些有名的名家藏品,品质一般的东西也慢慢冷了下来。现在的人们更加看重的是一件艺术品可以得到的价值、是否有文化的内涵和品质的高低。相信之后的老窑瓷器收藏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