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创卖了10个亿做什么都得努力啊
【中华收藏网讯】故宫博物院里有200多只野猫,每只猫都有名字,每天抓老鼠,俨然“大内高手”。故宫由此开发的“故宫猫”系列文创产品,深受孩子们喜爱。故宫还有狗,每天闭馆后负责起故宫的巡逻工作,也十分敬业。所以,故宫又开发了牡丹图案和菊花图案的狗服,和2016年春天的牡丹展和秋天的菊花展同步推出。
最近,又有一群“鹿小主”从承德远道而来,与9月26日开幕的“天禄永昌——故宫博物院藏瑞鹿文物特展”一同与观众见面。
故宫,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着传统文化的价值。
从朝珠耳机到“正大光明”充电器,从“奉旨旅行”行李牌到“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故宫的文创产品在2015年年底就达8700多种,营业额超过10万元。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强调,故宫的文创产品一定要以故宫文物的研究为基础。比如,清郎世宁的《乾隆皇帝大阅图》中有一匹漂亮的白马,故宫将这个图案制成领带,单霁翔出国时戴着,惹来很多外国领导人“垂涎”;《雍正十二美人图》已经开发成文创套装,有美人伞、书签等。
2013年,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被热捧成为一个现象级事件,当时原价200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2元)一盒的纸胶带,被炒到人民币98元,一度还抢不到货。“我们的确向台北故宫学习了。”单霁翔说,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到北京故宫访问时,购买了我们的“朕就是这样的汉子”T恤,她说自己的儿子当年18岁,正好穿这件衣服。
“故宫博物院要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来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作为一个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文化资源,真正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单霁翔说。
除了实体的文创产品,故宫在网络上也“打”开了宫门,向超过600万“故宫粉”开发出了各类App:每日故宫、故宫展览、清代皇帝服饰、韩熙载夜宴图、紫禁城祥瑞、胤美人图……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故宫社区”App正式发布,整合了包括故宫资讯、导览、建筑、藏品、展览、学术、文创在内的10余类故宫文化资源与服务形态,还邀请用户成为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在这款App中,用户可以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子,创造自己的线上数字生活。说不定,你的“隔壁邻居”就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哦!
研发这些App的新媒体团队,由一群年轻人组成。他们曾拿着一个项目给单霁翔审核,是为孩子开发的游戏《皇帝的一天》。起初,单霁翔感觉有点不好,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把自己当小皇帝,还让他们做一天小皇帝,岂不是“更不得了”?
研发团队的年轻人让他打开看看,单霁翔体验了一把后发现:“皇帝也是蛮拼的,早晨不到5点就得起床,不给吃饭。背四书五经背一个半小时,还是不给吃饭。换身衣服,去给皇太后请安,之后还要去冰冷的乾清宫上早朝。折腾俩钟头以后,回来才能吃饭。一天还只能吃两顿饭,每顿饭只有七成饱。吃完饭,还得学语文学骑马射箭,学到下午4点钟才能玩一会儿。所以做什么都得努力啊。”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