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五座土司墓考古:杨元鼎墓被误读半个多世纪
【中华收藏网讯】昨日,记者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现场获悉,在近日新发现的5座土司墓葬中,元代播州土司杨元鼎的墓已被误读了半个多世纪。据介绍,该墓曾先后被认为是明代和宋代的墓葬。
据了解,与杨粲墓一河之隔的赵家坝,有一座圆形孤山,长期以来,当地群众称该山为“官坟山”,认为山上安葬着古代去世的普通官员。今年5月下旬,在杨粲墓前方区域考古发掘、寻找播州土司司治信息的考古队员扩大查找范围后,决定对“官坟山”上的一座墓葬进行清理。
据介绍,这座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墓葬,1957年曾由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简单清理,定性为明代墓葬,并将女墓室内的石刻提取后,移入省博物馆收藏。
资料显示:女墓室内的石刻主要有“宴饮图”等。但数年后,经进一步研究,认为这些石刻的风格与宋代墓葬接近,于是又将其年代修订为宋代。
考古队员此次对该墓葬的清理发掘得十分仔细。他们对男墓室内的石刻图案进行观察时发现,图中人物的穿着打扮时代特征明显。“基本上男性头上都是一顶圆帽。”考古队现场负责人彭万说,这种式样的帽子,符合元代男性穿着的一般特征。
考古队开始怀疑墓葬或为元代,并继续寻找线索。
经在墓前的灌木丛中寻找线索,考古队员先发现了残缺的墓碑碑帽,仿屋顶式样的碑帽与元代建筑风格相近。接着,考古队员又在女墓室前发现了墓志铭,由此确认墓主人是播州元代土司杨元鼎夫妇。至此,被误读半个多世纪的这座古墓,得以还原本来面目。
“其实,考古发掘是一个抽丝剥茧、逐渐接近真相的过程。”彭万说,早期的考古发掘,受条件、设备、资料等方面局限,非常艰难,偶有偏差属正常。
据了解,杨元鼎是播州第20世土司,死于1370年。生前,他有过资德大夫、邵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军民安抚使、侍卫亲军指挥使等职务。目前,贵州省博物馆已向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出要求,希望将男墓室内的图案拓片,与此前获取的女墓室图案合并布展。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