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推销假冒藏品,涉案金额三百余万
【中华收藏网讯】近期,安平县公安局成功破获系列电信诈骗、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成功打掉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受害人涉及全国7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今年5月,安平县公安局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互联网QQ群中连续多次发送“求购购买过收藏品的公民个人信息”等违规消息,涉嫌电信诈骗。他们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初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胡某某。通过调查其活动轨迹发现,其经常出入于安平县新盈街某小区2单元602室,极有可能是犯罪窝点,且涉案人员众多。经过深入调查取证,专案组掌握了该团伙涉嫌电信诈骗的犯罪事实,收网时机成熟。
6月6日清晨,安平县公安局周密部署,集结20余名民警现场蹲守,瞅准时机后果断出击,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缴获作案用电脑1台、作案手机18部,查获涉案银行卡13张,查封涉案账本、“订单本”50余份,查获涉嫌侵犯公民信息证据2万余份,一个以假冒收藏品公司名义向受害人提供假冒收藏品诈骗群众钱财的电信诈骗、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就此浮出水面。
经调查发现,2015年初以来,犯罪嫌疑人胡某某(女,28岁,饶阳人)在利益驱使下,在安平县城租赁民房,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招聘及培训了饶阳、安平及博野县的尹某、赵某、姚某等一批话务人员,通过电话销售假冒收藏品。为骗取更多的钱财,胡某某从互联网上大肆收购“收藏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有收藏品发售资格的正规公司邮寄收藏品的快递单信息(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还有各收藏品公司400客服电话收到的咨询电话记录单等数据,然后让其话务员冒充正规收藏品公司人员,联系有意向购买收藏品的群众,大肆推销假冒收藏品,诈骗成功率大大提高。
专案民警在侦查中发现,周某某的反侦察能力很强,其作案用的电脑定期更换硬盘、重装系统,致使查获的有效证据非常有限。通过硬盘恢复、数据分析以及嫌疑人交代,专案民警乘胜追击,成功挖出多个涉嫌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专案组在县公安局统一部署下渐次收网,先后在石家庄市、内蒙古赤峰市、北京市等地,成功打掉涉嫌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