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址考古大发现:嘉庆皇帝御笔石刻重见天日
【中华收藏网讯】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曾经有150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被称为清朝的“夏宫”。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抢掠,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目前正在进行的圆明园史上最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如园遗址是圆明园考古中发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园林遗址。近日,考古人员在如园两段巨大石条上,发现了嘉庆皇帝的御笔题刻。
延清堂是如园最大的建筑,前有水榭可观景,后有碧湖听蛙鸣,据说嘉庆皇帝也是对此处流连忘返,考古队员偶然在两块巨大的石条侧面发现了嘉庆的御笔题刻。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 张中华:尤其比较惊喜的,是在这个御题两个字的下面,发现了两个印章,其中一个印章上面写的是“嘉庆御笔之宝”,这是一个玉玺。另外还有一个叫“夙闻诗礼凛心传”。所以说我们能够明确断定这块碑是嘉庆皇帝留下的。
印章的样子字迹清晰可辨,但由于石条巨大,暂时还无法挪动。碑刻的内容还深埋在泥沙下面,无法辨认。考古发现延清堂前后都有宽大的露台,据史料记载,皇帝经常坐船从水路而来,直接从延清堂北侧码头上岸,进入如园。延清堂大殿周边还点缀多处云朵石,这也是在其他宫殿建筑中少有的装饰。拥有四个方向出口的假山环岛也是此次考古中的一大发现。处处都显示出江南园林景致的情趣。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