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挖出文物交国家获赞
【中华收藏网讯】前不久,故宫为生前捐献19件文物的河南农民何刚举行追思会,网友感念这位朴实无华的老农民为保护国家文物做出了榜样。时隔半月,7月9日,大河报报道的一则《郑州大石桥附近施工挖出汉代文物农民工上交国家》消息再次引起关注和热议,网友点赞:这就是咱中国农民素质!
据了解,施工工地位于南阳路与石桥东里交叉口东北角,当时,电力部门的民工正在挖沟勘察地下管线,在将近2米深的地方,突然挖出一个陶罐和两个陶碗。见此情形,民工们迅速停止工作,向文物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网友表示,一个经常施工挖沟的地方,还能在这么浅的地方挖出文物,确实不可思议。
郑州市文物稽查大队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下到挖出文物的坑里,用专业工具将四周的土挖开,查看是否有大量文物存在的迹象。业内专家初步断定,陶罐应该属于汉代时期,距今年代久远。最后工作人员将挖出来的陶器带走,以供考古人员进一步研究。由于陶罐里面塞满黄土,不少人猜测里面可能会有其他宝物。
“文物是国家的,挖到理所当然应该上交。”发现文物的孟师傅和工友们说,虽然在工地干了大半辈子活儿,但还是第一次挖到宝贝,感到非常荣幸。网友纷纷点赞农民工的举动,网友“先秦后”:“好样的!咱河南农民工就是实在,为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做了贡献!”网友“蒲公英的梦”说:“再一次证明,素质和职业学历没关系。”
对于在施工工地挖出文物的事件,网友表示地下文物属于国家,每个公民都应自觉保护和上交国家文物,并建议事先要做好考古工作,以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文物损坏。不少网友提议国家应该给上交文物者一定的奖励,网友“水中石头”:“正如故宫为何刚开追思会,何刚有心有爱,故宫有情有义,国家应该出台个奖励办法,给予文物保护者重奖。”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