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精神,塑造了一种文博信仰
【中华收藏网讯】日前,一位河南普通农民何刚在一起工程事故中不幸遇难。6月22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为其召开追思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何刚,河南省商水县固墙乡固墙村村民。1985年,他在老家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窖藏银器(存放在一个缸中)。他意识到这是文物,在面对文物贩子开出的极具诱惑的条件时仍然不为所动。同年11月,何刚会同村支书等将19件元代银器捐赠北京故宫博物院。令人感慨的是,何刚不图名利、恪守原则,尽管家境困难,但从未后悔捐赠文物。追思会上单霁翔院长指出,何刚不仅是一名饱经沧桑、性格刚强的普通农民工人,更是一位深明大义,既有觉悟又有感情的文物保护者和捐赠者。
翻看近期各界评论,人们无不为何刚的义举点赞和颂扬。一个普通人无私的奉献,闪耀着可贵的人性光辉,令人感佩;一份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悼念,体现了温情与关怀,令人动容。何刚不为私欲所累,让文物获得传承、文明得以彰显;北京故宫不忘功臣,为何刚举办追思会,不仅是对其义举的肯定、品德的礼赞,更是对其美德的回应、对民间人士捐赠文物的鼓励。捐者有义、受者有心,这正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激发良知,劝人向善,传承义举,弘扬善行。再小的善行,都能获得尊重和感谢,每个人才能感受到善行义举带给内心的温暖,才能坚定人们做好事的决心。
“出土文物要上交”,这是每一位公民都明白的道理。可是面对经济利益诱惑,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像何刚一样做到不为所动呢?仅从近年来频见报端的“某地出土窖藏古钱遭民众哄抢”等事例看,就足以令人深思。尤其近年来持续火热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众多普通民众对艺术品收藏的关注,既普及了文物知识,也扩充了收藏群体。这对于文物保护工作来讲,一方面能够让更多民众在了解文物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但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的诱惑同样也容易触发一种隐忧,让一些心存歪念的人迷失方向,私藏或者哄抢出土文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干出盗掘古墓、贩卖文物的违法勾当。面对“诱惑”,每一位公民应当冷静面对,自觉担当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这个程度上讲,我们十分有必要积极宣传“何刚”精神——他,是一座丰碑,塑造了一种文博信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 家文 物 局九部门推动民间藏品征集,民藏文物终于被肯定了?!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出手打破艺术品市场发展围墙,政策催动文化产业升级
- 富豪大举布局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经济在国内势不可挡!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