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贵在研究
【中华收藏网讯】藏友拍来一件清代白玉雕八仙乘槎摆件,邀我同赏,引起我的研究兴趣。仙人乘槎自远古已有传说,按照描绘,槎是仙人用来沟通天上人间的工具。仙人乘槎源于神话传说,后来人们又常常将“张骞穷河源”的故事与之混同,但都被寄予了升仙的美好愿望。在绘画、瓷器、犀角杯以及玉雕中多有所见,寓意“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仙人乘槎”的故事,是晋人张华在他的志怪小说 《博物志》中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二馀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馀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 ”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后来,又传说是出使西域的张骞使用了槎。于是,引申出了“张骞乘槎”的故事。仙人变成张骞的时间,大概在南朝,自宋至梁的百年时间内。唐宋元明清一直沿用此说,大量的诗词歌赋、雕塑、绘画等可以佐证。
古诗不少描述仙槎的作用,苏轼《黄河》:“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陆游《初到荆州》:“万里泛仙槎,归来鬓未华。 ”杨万里《醉笔呈尚长道》:“晚风一雨生新涨,只送仙槎到天上。 ”黄庭坚 《鹊桥仙》:“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呆女。 ”
再后来,由男仙人坐槎演变成女仙人,由一个人独坐变成两个、三个、甚至八个,还有猴子同槎,于是近似西方的诺亚方舟传说了,可能是文化交流的演变加上艺术修饰导致。
这件取材整块新疆和田白玉籽料,采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透雕等多种工艺,精心打磨出八仙乘槎图。八仙在明代的《东游记》中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传说八仙在庆贺西王母寿辰的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护身法宝,竞相渡海,各显神通。这件白玉雕整体为松槎,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仙鹤飞舞其间:八位仙人各持法宝,脚踏祥云,乘坐槎上,槎行于波涛澎湃间。构思新颖独到,随形就势,雕刻技艺精湛,打磨细腻,立意新颖,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为典型的清代乾隆时期的玉雕大作,原配裱绫木制底座。
“仙人乘槎”题材,还有许多材质的,如犀角、象牙、竹根雕、白玉、翡翠、水晶、黄冻石、黄杨木、沉香木、紫檀木等材质。无论是何种材质,都是一种意境。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槎浮于海……”后有人配一联句: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这样看来反映在瓷器、绘画、玉雕、木器上的 “仙人乘槎”所表现的只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想往、一种处事的哲学……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