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市场骗局花样百出 80块钱瓷瓶竟被忽悠成百万宝贝
【中华收藏网讯】近些年来,收藏品市场热度不减,不少人怀揣多年积蓄进入收藏市场,希望能一夜暴富,赚个满盆满钵。但收藏市场的骗局花样百出,防不胜防,很多人最终往往受骗而归,钱财散尽。
【到期回购骗局】诸多收藏品骗局往往都宣称到期回购,打消购买者疑虑,不少老年人往往轻信这种许诺上当受骗。今年,山东某收藏品公司利用销售“绝版邮票”“纪念钞”等收藏品为诱饵,承诺到期回购并返还高额利息为名,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声称购买藏品有35%每年的高利息,银行利息当时才1.9%,35%的利息吸引力很大。但还未到一年,该公司便人去楼空。据初步统计,当时来报案的受害人有300多名,涉案价值900多万元。
【80块钱瓷瓶成百万宝贝】手中有个老物件的藏友都梦想着能卖出个天价,殊不知这种心理正在被骗子利用。不管你拿出来什么藏品给这些所谓拍卖公司的业务代表,哪怕是明显的赝品,他们都会拼命鼓吹藏品的价值,价值仅80块钱的瓷瓶估价百万只是起步,动辄千万上亿不在话下。但如果你想拍出这个天价就需要向公司交付几万的前期展览费,实际上这些拍品无一例外都将流拍。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最终获得了大笔融资,据一位业务代表称,其一年就能完成2000万的业务量。
【网上晒宝被骗】福州的卢先生在网上晒出了自己淘到的三枚银币,之后有人加他好友称赞他的银币值几十万是珍稀藏品,并推荐他联系某拍卖公司。经该拍卖公司专家鉴定,卢先生的三个银币价值上百万并可以为其进行拍卖。在留下藏品并交纳前期费用半年后,公司声称藏品流拍,卢先生的前期费用已经抵扣保管费也无法退回。不少在网上晒宝的藏友都表示遇到了这个骗局。
【假证书、假专家满天飞】假冒藏品的经营者为了取得买家的信任,费尽心机,找到所谓的“鉴定专家”开具鉴定证书欺骗买家,这些假证书往往盖有“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中国收藏鉴定委员会”等假公章,或是某某艺术品鉴定中心,高级专家认证,保证权威。一些证书中还有假冒的鉴定专家签字,以及电脑合成的藏品与专家的合影,这样齐全的伪证让很多初入收藏的人难以分辨。
【假扮民工】假扮民工是近年频出的骗局,每到傍晚下班高峰,或者周末,隔三差五总会看到路边蹲着个民工模样的人,面前摆一个破袋子,里面装一对满是泥土的瓷瓶、一尊铜佛造像等等。这些基本是不入流的蹩脚赝品,开价也不高,一两千块钱。一旦有人询问,他们就说是在工地上挖到或者拆老房子时捡到。这类骗子欺骗的对象往往是对古董并不太懂,又想着低价捡漏的人。
【交1000享受10万补贴?】汤师傅曾莫名其妙收到过十二块刻着元帅的金牌同时还有一份收藏家协会的文件,而且他没花一分钱!文件内容是邀请汤师傅加入收藏家协会,还附有这个协会的营业执照、法律代理人等信息。紧接着有人打电话声称是协会的工作人员,要汤师傅申请协会补助,条件就是先交钱。工作人员告诉汤师傅,先交1000块钱,就能得到总共10万元所得税,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的补贴金。天降横财让人十分心动,但在打款之后电话却无法接通了。
【收藏品骗局瞄准老年人】辛苦大半生的老年人手中积攒了一些闲置资金,总想着能赚点钱来减轻子女负担,同时他们对收藏诈骗的防范意识较低,面对五花八门的高诱惑骗局缺乏分辨能力,往往容易上当受骗,很多收藏骗局也专门瞄准老年人,所以近年来老人买收藏品上当受骗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
【远离暴富诱惑】归根结底,上当受骗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很多人想着通过收藏大赚一笔,结果却被骗子利用这种心理设下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收藏本是雅好,捡漏暴富的概率很低,更多的人则是吃亏上当“交学费”。远离诱惑,以成熟的收藏心态看待收藏品,既能避免上当又能获得更多钱财以外的乐趣。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