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地铁挖出文物就地建展馆
【中华收藏网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也许是久被山间灵气熏染的原因,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福州才拥有了一副沉稳兼灵动的模样。不仅有氤氲苍翠、诸山群湖,青青石板的古调悠长,这里同样人文荟萃:虎门销烟名扬千古的林则徐,翻译《天演论》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世纪老人”冰心……在众多思潮的汇聚中,福州独特的“闽文化”于是博采各家之长并融会贯通,具备了多元性和包容性。
今年年初福建省刚刚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福州地铁1号线,该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串起众多闽都文化元素,被誉为“文化线”。贯穿于各车站柱面上,镶嵌各不相同的“福”字,以及特色站、文化墙、文化专列……福州地铁的“高颜值”下还隐藏“实力”,这条线路挑战了复杂多变地质的“世界性难题”,完成全国首例江底40多米强透水性砂层的开仓换刀,打通了398米的“穿越闽江之路”。
车站建设时 曾现西汉遗址
如果说到福州游玩不得不去的一座地铁站,非“屏山站”莫属。这座车站不仅是1号线中结合站点所在的地域特点设置不同造型的五座特色站之一,而且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屏山站进行了两期文物考古,发掘了从汉到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遗迹和遗物,特别是西汉闽越国国都冶城遗址,勾勒了福州城2200多年的城市变迁,而备受关注。
为此,屏山站A出入口建筑被设计为外形类似汉阙的“大屋顶”,外墙以仿制的万岁瓦当来点缀装饰,体现汉文化元素。同时,墙体配合福州主城中轴线,选用“福州白”的干挂大理石石材。从出入口下去后,左侧有一个内凹的方形空间——占地110平方米的文物展示馆,未来将展示屏山冶城遗址考古的成果;建筑的中间是冶城公园的入口之一,未来将通往建设中的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
三大艺术墙 展现福州记忆
各地地铁文化展示的手法,大多离不开文化墙。福州地铁又在文化墙上花了哪些与众不同的心思呢?《地铁风采》浮雕艺术墙位于达道站站厅,这幅由2吨紫铜铸造,长14米、宽近3米的“现代抽象画”上,一部无坚不摧的的盾构机和错综复杂的地质断层碰撞出四射的土石,错落有致的工业元件饱含浓浓的机械感,仿佛正在全力开拓。在它的身后,一列地铁正在驶向未来。这面文化墙展现福州地铁建设者“速度、力量、坚定、勇往直前”的风采,在全国地铁文化中绝无仅有。
福州火车南站站的特色漆画《五虎雄姿》,主要表现日出闽江口,沿岸五虎山一带瑰丽、壮美的景色,展现了福州深厚的漆文化底蕴。青石浮雕《屏山古韵》由33块浮雕组成,展现了屏山站周边威武的镇海楼、庄严的华林寺、繁茂的古榕、秀丽的屏山以及城隍庙、泰山庙、欧冶池、苔泉井等八个重要景点,让乘客看到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到福州文化的记忆。
列车载文化 现闵都文化香
福州金鱼“游弋”在脚底,闽江口湿地的水草在车厢顶部“蔓延”开去……福州地铁1号线在开通之时,也因为乘客准备了“闽都文化味”的“高颜值”特色车厢而成了地铁界的“网红”。
“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享有盛誉的福州金鱼“游”进地铁车厢,步入其中,仿佛进入水族馆。在“金鱼”车厢内的扶手上,还有不同种类金鱼的知识介绍,细节感十足。同样,“福州三宝”——脱胎漆器、油纸伞和寿山石,也登上了“三宝”列车的车厢,这些满载文化的车厢每天都在向来自四面八方的乘客传播古老的“闽文化”。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 家文 物 局九部门推动民间藏品征集,民藏文物终于被肯定了?!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出手打破艺术品市场发展围墙,政策催动文化产业升级
- 富豪大举布局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经济在国内势不可挡!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