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天天吃饭,可知道老碗也能收藏

发布日期:2017-06-12    来源:邯郸新闻网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362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华收藏网讯正在播出的电视剧《白鹿原》让全国观众领略了陕西关中人的粗犷与豪迈,剧中吃面的场景更是令无数人印象深刻。爽滑筋道的宽面条,古色古香的大老碗,这些都是关中汉子吃饭的标配。大老碗在藏界的学名叫“耀州窑青花大碗”,它们中早年流传下来的“老碗”可是不少藏家苦苦寻觅的对象。

史前时代就有碗关中老碗产自耀州窑

碗是非常古老的器皿,古人云:“轩辕作碗碟。”事实上,碗的发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河北武安磁山早期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目前已知最早的红陶碗。战国以后,碗逐渐成为民间比较常见的日用器皿,《史记·淮南王列传》中有“食器杯碗之属”,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也介绍道:“碗,小盂也。”到了唐代,碗已成为生产量最大的日用陶瓷器皿,其工艺价值也开始得到体现,进而出现了海棠式碗、花口碗等。时至宋代,碗的用途进一步细化,民间将碗分为饭碗、茶碗、注碗、盖碗等。

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青花碗创烧于元明时期的景德镇,而关中地区独特的青花大碗则诞生于清代的耀州窑。耀州窑青花大碗体形硕大,碗口直径通常为15-30厘米,其圈足足径较小,且外壁有竹节似的两圈凸棱,正好能让成年人单手端稳抓牢。

耀州窑青花大碗的使用者多为普通民众,所以纹饰多为简单的花卉纹、鱼纹、万字纹等,工艺价值一般,但一些有年头的“老碗”作为陕、甘等西部地区粗犷民俗文化的物质实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向景德镇“取经”耀州窑在“青花”大碗中复兴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耀州窑出品的是青瓷,可为何大老碗却是青花瓷?其实,这之中隐藏着一段耀州窑从衰落到复兴的历史。

耀州窑从晚唐起,历经五代、北宋,皆以烧造青瓷闻名,但自北宋末年开始,关中地区战祸不断,耀州窑逐渐衰落。据《同官县志·工商志》记载,“同官黄堡镇瓷业,宋代早已驰名……惜自金、元兵乱之后,镇地陶场,均毁于火,遂而失传。”到明代弘治年间,十里窑场沦为荒丘瓦砾,之后销声匿迹。

清代,耀州窑的生产得到一定恢复,其中心窑场由黄堡镇东移至陈炉镇。为了挽救窑场的衰落,窑工们改烧市场上较为畅销的黑、白、酱釉瓷以及白地黑花瓷,从而使耀州

窑得以留存下来。时至清末,耀州窑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机。据史料记载,光绪二十八年,耀州窑一窑场主曾派人到景德镇去考察,还从当地雇了十几名工匠回来,此后耀州窑开始全面引进青花瓷生产工艺。据记载,当时耀州窑生产的青花瓷质量较好,仅“稍逊于景瓷”,当地官员对于耀州窑的青花瓷也是赞不绝口,甚至还“配食具数桌,进呈清太后”,并“大得优奖”。

耀州窑的青花瓷得到慈禧太后“点赞”,于是广开销路,时人将耀州窑的青花瓷也称为“白地蓝花瓷”或“蓝花瓷”。耀州窑青花瓷中,青花大碗是主打品牌,它以独特的造型和古拙的工艺深得百姓喜爱,顺利打入甘、宁、晋等地的瓷器市场。

老碗升值成了“金饭碗”

区分新老是关键

近十年来,清代民窑瓷器价格不断上涨,耀州窑青花大碗也颇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清末民国时期的耀州窑青花大碗目前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存在着很大升值空间。

旧社会关中农民常视摔碗为不祥之兆,因此使用起来格外小心,加之民间崇尚节俭,“破碗要锔,碎碗不丢”的习俗使得耀州窑青花大碗在关中农村代代相传,存世量十分可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民间重视程度不够,曾有一些藏家在乡下广收旧瓷,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了大批“老碗”;最近几年,从农村乡镇收集起来进入城市古玩市场的“老碗”在数量上大大减少,加之民众收藏意识的提高,“老碗”价格已是今非昔比了。目前市场上清末民初耀州窑青花大碗的价格多在数百元,品相极好的窖藏“老碗”甚至能卖到上千元。

藏者购买耀州窑青花大碗时,都怕买到新碗或赝品,对此有藏家总结了一套鉴定“老碗”的方法。首先,看胎质,“老碗”胎泥颗粒较粗且有气孔,烧成后亦有胎内较大气泡爆裂后留下的棕眼,这种特征是解放前手工业者用传统方法加工胎土原料所产生的;其次,看口沿,不能过于平整,若有翘棱现象,则可喜可贺,这说明胚体制作是用手工在传统慢轮上加工完成的;再次,看器形,若碗体不圆,有夹扁现象,则说明制泥工艺和烧窑工艺未达到现代水平,或为旧物;然后,看釉色,青花纹饰所用钴料为进口“洋蓝”料,这种料颜色鲜艳、活泼、偏翠色,是清末民初民窑青花普遍使用的绘画原料;最后,看碗底,即观察碗底磨痕,“老碗”除少数窖藏外通常都有正常使用留下的痕迹。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邯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