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从野蛮生长到文化分享
【中华收藏网讯】201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的大幕近日徐徐拉开,纵观各家拍卖公司的“套路”,可以看出一个逐渐明朗的趋势:艺术品市场“野蛮生长”的确已成过去,沉下心来,以专业服务来培育市场的文化分享,正成为共识。
一年前的2016年春季,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首次推出了“百代标程”文化专题,6件宋至清代画家和1件近现代画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到2.5亿元;年底的秋拍中,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以3.036亿元成交,创造了2016年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纪录——高端艺术品与经济大势的“偶然相悖”确实存在。
古代书画精品是稀缺资源,对于绝大多数当代收藏者来说,了解这些精品的途径不外乎博物馆、文献资料,而能够“踮起脚尖”真实接触到的机会,其实只有藏家的私人交易与艺术品拍卖这两种,与充满不确定的私人交易相比,公开的拍卖市场实际上是唯一的选项。正因为如此,市场、藏家及爱好者,需要引导,需要培养。在这个方面,北京保利的文化分享与普及显得卓有成效:已连续五届的“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将借展的馆藏名迹与精选出的民间私藏同场展出,影响广泛;还有持续推出的“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展”、“日近清光——明代宫廷书画大展”等主题鲜明、追求学术的专题策划,以及配合展览推出的精美画册,可以说为“百代标程”文化专题作了较好的铺垫。
此次2017春拍“百代标程”专题七件作品中,有文徵明《新燕篇诗意卷》设色绢本手卷,此件为清宫《石渠宝笈初编》旧物,有乾隆、嘉庆、宣统三帝宝玺,后被宣统以赏溥杰为由出宫。如今出现在拍场,应为藏家重视。
名人名家旧藏,一直是艺术品流传过程中的焦点。虽说坊间素以”中国人玩收藏喜欢听故事”这句略带贬意的总结来形容爱好者对名家旧藏的态度,但是平心而论,一件艺术品从诞生开始的流传与经历,的确是一次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成”。苏州为之堂艺术空间开放于2015年3月,但空间主人张艺涛潜心于吴湖帆师生的“梅景沉香”专题却已经坚持了近十年:“在今天追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和文人精神的过程中,我认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吴湖帆和梅景书屋不仅是一座巨大的艺术高峰,而且是一个非常高明、精彩的文化推手,可供我们学习研究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吴湖帆精收藏、鉴赏,善绘事、迷宋词,艺术修养极高,他的学生朱梅邨、陆抑非、俞子才、张守成等分别在人物、山水、花鸟各画科中继承了他的传统正脉,另外两个学生王季迁和徐邦达最终成为中国书画鉴定的泰斗级人物,梅景书屋由此成为二十世纪中国艺坛颇为成功且影响深远的艺术团队。北京翰海2017春拍的宝聚斋中国书画专场中就推出了“梅景沉香”作品及藏品专题。
另一个名家旧藏的例证是著名的瑞士玫茵堂珍藏康熙、雍正御窑精品也将亮相北京保利2017春拍,据称,玫茵堂仅存的主人斯蒂芬·裕利已于今年年初去世,一个家族与一个时代的文化积淀,将开启新的轮回,这就是艺术品收藏最有趣也最吸引人的文化分享。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产新风口!谁掌握艺术品资产,谁就掌控金融与证券未来
- 未来艺术品收藏趋势如何,一起看看数据分析!
- 玩古陶瓷:眼界不要局限,一眼辨真假才是真功夫!
- 不懂收藏的人,被称为“隐形贫困”人口!
- 中国文物最大的危机:不是流失海外,而是......
- 争议:鸡心罐到底是文房器还是酒器?
- 未来几年:哪些瓷器或会被市场看好?
- 三代之后,你留给子孙的绝不是银行卡数字:古玩暗藏的家族金矿永不塌方
- 未来几年:哪些艺术品最具备投资价值?
- 老行家神预言:未来爆火的热门藏品,竟可能是这些!
- 古玩艺术品是永恒的财富:谁拥有谁就富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弘仁元“借”科技之翼,打造艺术品收藏共享新模式
- 别看现时低迷: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