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到美国的广彩瓷器
【中华收藏网讯】广彩瓷是在清代于广州专为外销而生产的一种新瓷器品种。它吸收明代传统古彩技艺,仿照西洋表现手法,经彩绘、烘烧制成。广彩瓷以色彩绚丽、金碧辉煌、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而著称。广彩因是外销瓷,在中国大陆留藏极少,知者不多。但在欧洲国家特别是美国却留存有大量广彩瓷器。近年,由于国内收藏市场火爆,从欧美回流不少当年外销的广彩瓷。广彩瓷开始为广大瓷器收藏者所熟知。笔者在美多年,因学中国历史出身,喜好收藏中国瓷器古董,有幸接触并收藏有一些品相完好,精美绝伦的广彩瓷器,在此略作介绍。
清广彩“广东十三行”图大碗
清雍正广彩仕女图花浇
广彩瓷最初主要外销到英法等欧洲国家,在欧洲大陆兴盛了约一个世纪之久。18世纪末,北美大陆开始成为广彩瓷的新市场。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8月,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商船抵达广州,正式开启美中两国之间的贸易航线。包括广彩瓷在内的外销瓷器与其他中国外销品开始直接销往美国。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纽约的一份报纸广告刊登了一批新到中国广彩瓷器出售的消息,并配有插图,其中有一个直径15英寸的广彩瓷大碗,售价14.5美元;另一个直径16英寸的西洋人物开光广彩瓷大碗,售价16美元。这个价格在当时是很高的。美国研究中国外销瓷的专家赫伯特·彼得与南茜·斯吉夫认为,中国18世纪(乾隆和嘉庆早期)外销的广彩瓷质量要好于19世纪,其色彩艳丽,画工精湛。他们指出,19世纪初,英国瓷器工业已很发达。为了保护本国的瓷器工业,英国对中国瓷器征收100%关税。包括广彩瓷在内的中国瓷器开始大批量销往美国,但质量开始下降。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广彩瓷质量每况愈下。今天,在美国可见的清代外销广彩瓷要多于英国和法国,但良莠不齐。
广彩瓷深受欧美人士欢迎的原因之一是许多西洋元素的运用。不论是装饰题材、构图设计和色彩技法,既保留具有东方神韵的中国元素,同时亦吸纳异域情调的西洋元素。广彩独特的装饰题材内容与别致的装饰构图手法及用彩,表现出典型的东西文化交流融合。这是广彩瓷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欧美人称广彩瓷为Rose Medallion。
广彩瓷器的器型主要有餐饮用具,包括各种碗(汤碗、调酒碗、冰碗等)、盘、壶(茶壶、奶壶、咖啡壶)、杯、烛台(用于餐桌装饰和照明)、果盆等;以及大件陈设用器,如瓶、盘、缸、花盆、将军罐等。为了满足西方人的需求口味,广彩瓷器型图案纹饰色彩极具个性。它的纹饰图案既有一定的传统模式,又因不同的外销订单和外销市场而式多奇巧、岁无定样。
广彩瓷构图纹饰色彩多模仿西方艺术形式,以浓烈的色彩和弯曲曼妙的线条迎合当时欧美人的审美情趣,不少作品体现出浓厚的洛可可艺术风格。
广彩瓷是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长期以来,因绝大多数精美的广彩瓷流传存留在欧美国家,中国大陆广彩瓷精品实物不多,一些有限的广彩瓷藏品,还多是清后期的产品,显得粗糙,千篇一律。与其他中国瓷器收藏相比,广彩瓷明显滞后且价格处于低位,但它的艺术价值实际上并不逊于景德镇瓷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