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捡漏” 千万别太当回事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自古就有,其历史即便没有2000年,恐怕也有1500年了,但拍卖这种形式确实是近二三十年才引入中国的。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艺术品的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艺术终于在价格上、在市场上得到了一些表现,进步的速度让世界震惊。
今天,人们该去买什么样的艺术品呢?中国的拍卖市场发展到现在发生了两极分化,在高端层面,以保利为例,其夜场部分,6张画就能卖5亿元,而全部500件古代书画作品总共只卖了7.2亿元,这6张画的成交价占到80%。可见,市场上杰出的作品、重要的作品数量少,但占据的份额非常巨大。而普通作品的价值增值并不是像媒体宣传的那样满天飞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经过2012年调整之后,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泥沙俱下的状况,好的东西、真正精彩的东西还有很大的增值空间,而普通拍品的增值空间就相对小了一些。
人们变得冷静之后,笔者觉得还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可以更客观地看这个市场,不要以为这个市场没有风险,但同时也要看到行业里的机会。现在经常会看到全球范围内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爆出大新闻,比如日本的一场小拍卖会突然冒出件东西,一下子卖了几百万、几千万,美国也有10万美元上拍的东西,最终以将近1亿元人民币成交,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说明中国古代书画市场有其复杂性。在普通商品买卖中,往往是“买的没有卖的精”,卖家知道商品的缺陷但是藏着不说,买家稀里糊涂地就买走了。但是在古代书画方面,往往是买的人更懂,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点。但这是否能说明随便哪个买家都能成为在拍卖市场捡漏的人呢?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每一次古代书画市场真正出现一些大行情和大的价格变动,说什么东西从很不起眼的价格卖出了天价时,我们都知道是谁买的,最终买到的人大家都认识。在中国古代书画领域,有这种捡漏能力的人总共只有30-50个,非常少。
中国古代书画的传承有一个特点:好的东西几乎都是见于历史记载的,都是皇家或者历代收藏大家收藏过的,很少出现一个作品很好但是从来没有收藏记录的情况。经常有朋友说自己捡漏了,东西好得不得了,但是没办法证实。可能确实有运气买到这样一件好东西,但除了自己相信之外,如何让其他人也认为这件东西是真迹,还需要时间和很多其他的证据来证明。当然,如果最终你选择出手并带来了更好的经济回报,证明自己买对了,当初的选择是对的,那就是一个完美的过程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