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百万元收藏品该归谁
【中华收藏网讯】公公梁某称为投资艺术品,借用儿媳之名开立账户。儿子与儿媳关系恶化后,儿媳更改了该账户的密码并挂失了关联银行卡,占有了账户内百万元的艺术品及余额。梁某将儿媳诉至法院,要求返还账户内全部财产。一审法院经审理驳回了梁某的诉讼请求,梁某不服提出上诉。今天上午,案件二审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14年,梁某借用了妻子陈某、儿子小梁、儿媳董女士的名义,在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开立了交易账户,将自己收藏多年的7000多套田村卡——“CNT石拱桥”文化艺术品分别放入各账户中,挂牌上市交易。
没想到几年后,董女士与丈夫小梁的关系恶化。在提出离婚后,董女士修改了自己交易中心的账户密码,并将关联银行卡挂失,随后占有了账户内的艺术品和现金余额,价值100余万元。
而董女士表示,自己账户内的藏品确实是梁某赠予她的,当时向账户内存入藏品时,梁某特别提到“大家份额不等,但多少是个心意”。由于梁某对文化艺术品收藏比较在行,一家人便都委托他操作买卖事宜,但关联银行卡和U盾均由各自保管。由于婚变后自己的U盾被对方占据,她才挂失了银行卡,并修改了账户密码。
为了索回自己的藏品,梁某将董女士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本应属于自己的财产。
经审理,一审法院认为,文化艺术品作为动产,其物权自交付之日便发生效力,由于梁某不能证明其借儿媳董女士之名投资的必要性,因此驳回了梁某的诉讼请求。
梁某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今天上午,本案二审在三中院开庭审理,梁某、董女士均到庭参加了诉讼。
为了解释涉案交易的性质,梁某请到了专家证人,对挂牌上市交易行为和普通上市交易行为进行了辨析。证人表示,南交所出于风险控制考虑,通常不允许一个账户有多个藏品挂牌。
梁某的代理律师表示,证人的证言可以证明,梁某在投资中的借名行为是有必要性的。因此存入董女士账户内的藏品并非交付给了董女士,梁某仍享有完整的处分权。
而董女士称,这起纠纷源于自己与丈夫的婚姻关系恶化,而作为父母,梁某不进行劝解,反而以不断挑起诉讼的行为推波助澜。梁某的赠予正是基于自己与小梁的婚姻关系,自己在交易中还曾提供过130万元的保证金,这显然不是借名交易行为。
截至记者发稿时,庭审仍在进行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