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单靠书法来“拯救”国画?难

发布日期:2017-05-09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478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华收藏网讯】为什么主张以书法救画法?有人说是因为“书画同源”,这个嘛……我觉得有点扯。

文字和绘画的基本功能都是关乎记录表达的,讲不清楚的画出来,画不清楚的讲出来。和翻译作品的道理一样,“信”而“达”而“雅”,上升到满足感情的审美层面,就成为独立的作品,升华为书法和绘画艺术了。两兄弟自诞生以来,本来各司其职,渐行渐远。

后来,文人介入绘事,其审美意趣左右了主流中国画的发展。正是以文人书法审美的介入,中国画极有代表性的一大门类——“写意”(对于这个概念,我一直有异议)确立了它几百年的主流地位。因为,它最能直观地以绘画的形式体现书法意义上的笔墨美感。但是,从王维的“体涉古今”到赵孟頫的“古意”到董其昌的“直以书法为画法”(戴本孝跋语),可以看得出来,这审美的指导纲领本来挺宽的,后来越定越窄,一些庸人更是把“直以书法为画法”理解成“书法就是画法”,用这个条条框框框住了中国画,一切从书法出发,漠视绘画的本质,条条大道通罗马变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在加强了中国画独特性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画发展的种种可能性。中国画面对纷繁万象的表达对象,由于“应物写形”的基本要求,基本的勾勒填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从而诞生了勾皴擦染点等等复杂的技法体系。

这些技法,比书法要复杂得多,也并非由于书法审美的介入而产生,掌握它需要高强度的单独学习。历代也有许多书家同时在绘画上取得相匹配成就,那是因为他们在两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而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书法的同时衍生出绘画的能力馈赠。同理,一位优秀画家的书法未必能和他的绘画成就比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对书法颇有心得,画起画来还是干巴巴那几笔勉勉强强凑个物象,我看着都难受,还不如直接写个字来得痛快;有些画家看上去什么都能画,画出来的东西却无趣得很,很多人把它归结于书法写不好,可如果书法好画就好了,前面说的那个画干巴巴画的该如何解释?其实,这是审美层次的问题。

当然,说了这么些“数典忘祖”的话,又得说回来。书法虽然不能独力“拯救”国画,对于中国画保持它诗书画印的独特性并继续前进却又是须臾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是,书法虽然不能直接提供完全的绘画表达语言的能力,但对于画家在用笔用墨的审美上,可以提供一个自觉的高度标杆。虽然我们很不情愿,但不得不承认,作为一门伟大的艺术,书法遇上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在书法严重萎缩的今天,要单靠书法来“拯救”国画,就像要一家遭遇时代瓶颈的企业想去扶持另一家百年老店冲击世界五百强,一个字,难。

书法也好,中国画也好,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化。光有文化不练字,成不了书法家;读读书练练字就想成中国画家,奢望买二送一,也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说一定要读成个大学问家才可能在绘画上去有所作为,但没有几点墨水作基础,挪用一句套话:“一切等于零。”至于到底要花多少功夫,王憨山先生提出过“二分写字二分画画六分读书”,陆俨少先生提出过“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四分读书”。不同的比例代表着追求的倾向差异性。现在大家都忙,没时间写字,没时间读书。要不,再降降标准?一分写字三分读书六分画画?想再低点?您走好,不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新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