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京籍初中生或将成故宫匠人 毕业获本科学历
【中华收藏网讯】5月2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获批。今年起,30名北京籍初中生将在故宫专家的口传心授下学艺,学成之后,将获得本科学历。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捧红了一众文物修复师。但这一行当人才稀缺。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显示,我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这些珍宝中需要修复的比例是37.12%。故宫修复部门也坦言,以现在的修复人员把现存文物修一遍至少还需百余年。
一位故宫修复师直言:“古有‘三十不学艺’的说法,现在招聘入职的新员工多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学艺,手指已经硬了,很多需要手眼配合的技巧再学起来困难很大。”2015年,故宫和国职校联手,首次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至今,该专业招收了35位学生,故宫修复专家成为授课主力。但受学历限制,该专业毕业学生想要进宫修宝,还有难度。
为改变这一局面,今年,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2017年招生规模为30人,招生对象为符合当年中考升学资格的本市正式户籍考生。这批学生的学制和学籍管理按照“3+2+2”培养模式,前3年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学习,为中职学籍;然后由联大培养两年,为高职学籍;再通过专升本转段,最终获得本科学历。该专业通过提前招生的方式进行,最低录取控制线为430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