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中华收藏网讯】一把刻刀,一只锤子,叮叮咣咣几下,一朵牡丹花初见雏形。
胡朝梁擅长的手艺是木雕。“大到屏风挂件,小至果核大的手把玩物,这些年我都做遍了。无他,唯手熟尔。”
老胡说的是谦虚话。记者在他的店里看到,光刻刀就有几百把之多,而且还都是定制货。“我的老家在浙江省东阳市,那可是闻名全国的木雕之乡。 16岁时我就拜师学艺了,这一晃都几十年了。”
西安开店 因为识货人多
19岁时,老胡学成出山,开始单干。因为活好人勤,事业干的顺风顺水,后来还在家乡开办起了木器加工厂。
8年前,颇有远见的他打算将自己的木雕生意往其他城市发展。在辗转考察了多个城市之后,老胡将自己的第二“根据地”选在了古城西安。“西安是古城嘛,欣赏这种传统工艺品的人比较多,市场前景肯定不错。”
老胡的眼光不错,很快,他还在西安开起了分店。昨日,在他位于省体育场附近的店面里,记者看到,大到屏风挂件、小至果核大的手把玩物,或繁复精巧、或别致玲珑。无一不令人啧啧称奇。这些木雕品的原材料大多是些崖柏、黄花梨、红豆杉等稳定性较好、价值较高的木材。见记者好奇,老胡说,这选料也很有讲究,必须去原产地看,所以他一年到头会往全国各地跑好几回,“毕竟朽木不可雕,材料好与坏,决定因素太大了。”
“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开始雕刻,店里有客人了招呼下客人,没人了就专心雕我的。日子过得充实,生意也一直不错,我挺满足的。”老胡说,西安这两个店面里的东西大都是他手工做出来的,“很多买家就是冲我的手艺来的,纯手工。”
担忧传统手艺后继无人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难成品。”一块普普通通的木料,在胡朝梁的手下,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别看做好了好看的很,做得时候麻烦着呢。”胡朝梁向记者介绍称,创作一件木雕作品一般要经过近10余道程序:“首先是构思,然后是构图,接着是选料,进入雕刻阶段后,从粗到细,排除不需要的空白处,再雕出粗胚轮廓,后细加工细节部分。成型后,再用细砂纸、砂轮打磨……一件木雕作品就基本完成了。最后,为了增加亮度、光滑度,还需要着漆。”
胡朝梁说,基本上,雕刻小件作品需要半个月,大件作品则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都说不准。
“首先得要求你能坐得住,能静下心来做这件事情,慢工出细活。另外一个就是对天赋的要求也挺高,因为这木雕虽是以雕刻为主,但你什么都要会,看料、画画、雕刻,甚至漆工都要懂。”胡朝梁说,就因为这两点,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他们老家那边,30岁以下从事木雕工作的人很少很少。如今,他最担忧就是这项传统手艺后继无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