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御制龙纹瓷器玉器赏析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讲述了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精彩故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夫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1800多年前发生的这段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从中我们亦可窥见古代中国人对龙的崇拜。龙既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力,也代表着热血奔腾的英雄梦想。中华民族视龙纹为文化图腾逾四千年,从而衍生出众多玄幻奥妙的哲学思想,对龙图腾的崇拜之深更是世所罕见的。
嘉德2017春拍宫廷拍卖中几件明清时期的龙纹瓷器玉器是中国在最富足时期的艺术巅峰之作,通过他们观者可以窥见皇家艺术的精美与震撼。
此碗敞口,折腰,深腹,圈足,造型别致,胎质细薄,釉汁莹润微泛亮青色,碗心青花双圈内绘一立龙,叱诧威武,外壁绘两条行龙,矫健凶猛,周身饰火焰,衬以壬字云。整器青花蓝中泛紫,绘工精细,是清初雍正官窑仿明嘉靖青花的传统之器。器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双圈六字两行楷书款。康熙雍正两朝对嘉靖窑的摹古热情一直不减,此龙纹碗即是雍正御窑摹仿嘉窑之作,而彰显其摹古主题的便是行龙的形态,龙首、龙爪和云纹均是嘉靖时期的风格,青花发色也摹仿回青浓嫣发紫的效果,整体追求前朝的遗韵。唐英督陶档案中有“雍正七年仿烧白地青花龙碗,仿嘉靖窑”的记载,其“白地青花龙碗”即此类品种。应该说,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对这时期瓷器的造型、绘画艺术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套青花龙纹碗即反映了雍正帝对明嘉靖瓷器之青睐。
盘敞口,折沿,弧壁,盘心双弦线内绘五爪苍龙一只,捧寿字跃然凌于祥云之间。内壁为四组飞云腾龙,绕盘心一圈,气势磅礴。大盘折沿处饰青花海水纹一周;外壁沿圈足绘江崖海水纹一周。整器画风雄浑,威严霸气;各组纹饰之间过渡自然,又相互关联,远观彷佛海水澎湃扑打江崖之上,飞龙旋动游走祥云之间,气韵生动,风格华丽。大盘釉汁肥厚莹润,抚之敦和如玉。
同类式样的大盘始见于元代,与中亚陶器及金属制大盘十分相似,应为当时元蒙及中亚伊斯兰民族传统宴饮器皿形制的移植。至永宣时期,郑和下西洋通商,这种青花折沿大盘为贸易而定烧,甚为流行。清朝沿用此种大盘形制,应多用于皇宫席宴及特定隆重场合。
从底款的风格看为乾隆早期,由当时督窑官唐英监制烧造。大盘的主题纹样是跃龙捧寿,与北京故宫藏清乾隆青花龙首纹螭耳六方瓶、清乾隆黄地青花跃龙捧寿纹六方瓶一样,皆为当时督窑官唐英亲自画样,这种纹饰的瓷器是专用于庆祝皇帝御寿,乃万寿级别的官窑极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