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物不仅能保值还有精神寄托
【中华收藏网讯】十三行博物馆荣誉馆长王恒首次为他所收藏的广彩瓷开讲。
初衷:让更多人了解广州历史
王恒对十三行系列藏品的收藏,是从广彩瓷开始的。起初,他收藏音箱、家具,以及来自非洲和日本的艺术品。随着收藏经历增加,他意识到收集某个系列的古玩,可以加深对藏品及其背后历史的了解。
几番思考后,他把目光放到了十三行上。“因为我是广州人,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广州本土的历史。”广彩瓷在中国收藏界是一个冷门类别,收藏它的人不多,研究认识它的人更少,但广彩瓷所包含的研究价值和商业价值,却是非常丰富的。
亲历:多次到国外搜寻资料
这条冷门的收藏之路走得并不容易。王恒表示,他起初收藏广彩时,想找相关广彩的资料学习,竟然一本专著都找不到。近年陆续有些专著出版,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而国外对广彩的研究比国内早许多,而且成熟许多。因此,他特意从国外买了许多有关书籍回来,对照实物,参考学习。
在收藏广彩的过程中,王恒十分注重它的系统性,按年份、按系列收藏,尽可能通过一件件实物,展现广彩从始创至今的三百年历程中的发展轨迹、变化,以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为此,他多次到国外去搜寻。20年来,他的藏品基本涵盖了广彩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器型多样,力求收藏能为还原广彩历史提供可靠的实物参考。
如今:收藏600多件广彩瓷
在讲座上,王恒也分享了广彩瓷断代方法,如雍正期间的广彩瓷胎薄体轻,画工也极为讲究;乾隆中期则以织金满地人字纹、干红为主要特征等。
目前,王恒收藏的广彩瓷有600多件。他表示,收藏文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在收藏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中外历史知识,在关注过去与未来之中感受到有限生命的无限延长。
最后,讲座还成了“学术论坛”。观众不断抛出“在收藏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经历”“广彩瓷上的金在不同时期有什么区别”“为何广彩也有‘织金彩瓷’的说法”等问题,王恒耐心地一一解答,广彩大师陈文敏也加入讨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