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上林湖窑址发掘:揭开秘色瓷的面纱

发布日期:2017-0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33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为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入选“十大”新闻发布会现场.jpg

图为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入选“十大”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华收藏网讯】在浙江慈溪的上林湖畔,考古队员正忙着打包一件件碗、盘、钵、盏等秘色瓷器,运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加展览,让中国的“千年翠色”惊艳世界。

浙江慈溪的上林湖畔遍地青瓷碎片.jpg

浙江慈溪的上林湖畔遍地青瓷碎片

412日,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上林湖畔的“秘色瓷”再次成为“考古界网红”。

秘色瓷,是古代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精品,“不得臣下用”,且制作工艺秘而不宣,使其蒙上了神秘面纱。201510月—20171月,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最终揭开了秘色瓷“哪里造”、“怎么造”等“千古之谜”。

“后司岙窑址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秘色瓷最重要的窑址。”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博士郑建明表示,通过发掘,基本理清了以后司岙窑址为代表的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和生产工艺、秘色瓷窑场基本格局、唐代法门寺地宫与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秘色瓷的产地问题。

在慈溪上林湖畔,层层叠叠的瓷器碎片,在清波拍打之下发出脆响。在这片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窑址,沉睡着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丰富的作坊遗迹。

其中,仅窑具和碎瓷的堆积就厚逾5米,一层层紧实堆叠的碎瓷片,分别代表着晚唐、五代、北宋等不同年代,一层层挖下去,就像翻阅厚重的历史书页。

“秘色瓷的烧制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比如普通的瓷器烧制是装在可反复使用的陶质匣钵里,而秘色瓷却‘奢侈’地躺在一次性的瓷质匣钵里烧,也就是说烧一只秘色瓷可能要费上比自身多好几倍的原料来做匣钵。”郑建明说。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沈岳明感叹,秘色瓷的烧制展现了中国古代“大国工匠”精神,且对之后的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乃至高丽青瓷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极具研究价值。

漫漫千年,青瓷悠悠。如今,慈溪大力推进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开发工作,并建设上林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打造青瓷文化的综合产业链,让青瓷文化融入现世内涵,使其从“秘色不宣”实现“翠色再现”。

慈溪市市长项敏表示,慈溪将进一步深化推进越窑青瓷文化保护、展示和利用各项工作,积极鼓励青瓷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扶持发展青瓷文化产业,倾力打造越窑青瓷文化“金名片”。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