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那些在拍卖场上过亿的作品
【中华收藏网讯】4月3日下午,在保利香港五周年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一幅内地当代艺术家曾梵志先生的《面具系列1996 No.6》以6500万港币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8900万港币落槌,加上买方佣金后的成交价为1.05亿港币。
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 No.6》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武汉,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在为职业画家。1990年在湖北美术馆首次举办“曾梵志油画个展”;1993年在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假面 ? 曾梵志个人油画展”。
曾梵志创作于1996年《面具系列1996 No.6》以群体照相的构图代表着中国小型社会的缩影,无论是在艺术家创作历程的关键性或是对于时代群体经验象征,可以称为是时代的巨作。作品成为了该阶段最为关键的首件群体肖像,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自我觉醒的重要开端。此时,曾梵志不再是模仿西方艺术家的语言,而是以平行对话的创作模式,象征着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重要转变。
曾梵志
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拍卖场,曾参加过1997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2007年5月,曾梵志第一件过千万的作品于香港佳士得拍出,这也是他1996年的作品《面具系列:11996第8号》,拍出了1264万港元。
除了这张过亿元的《面具系列1996 No.6》,曾梵志还曾创造过两次过亿元的拍卖成交。一件是《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蘇富比2013年秋拍以1.8亿港币(约合1.4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的首件过亿拍品。另一件是2013年11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出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成交于1.13亿港元。
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
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之三》
当尺幅为2.2米宽3.95长的巨幅《最后的晚餐》创下1.8亿港元的纪录时,很多人大惑不解:“13个戴红领巾的孩子吃西瓜,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为啥值那么多钱”?
《最后的晚餐》创作于2001年,是曾梵志最具标志性的“面具系列”的晚期作品,该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被著名收藏家尤伦斯夫妇收入囊中。该作品取材于达芬奇的同名作品,展示中国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时期的面貌,是当代中国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曾梵志小时候由于不讨老师喜欢,一直没能入队,与红领巾绝缘。这件事成为了曾梵志的心结,但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1995年,曾梵志开始创作带有红领巾的油画:画中的红领巾、三道杠、军绿挎包、鲜花、蓝天、飞机,正是少先队员昂扬向上的标准写照,但仔细看人物,却给人深深的失落感。这种反差,是曾梵志自己渴望与未得到之间的反差,也是我们每个人成年后的状态与儿时憧憬的反差。
从此曾梵志将红领巾、三道杠作为他画作中的要素之一。
这幅《最后的晚餐》里,红领巾、三道杠象征着转型前的中国。而《最后的晚餐》原作中叛徒犹大那个位置上,被曾梵志安排了一个不戴红领巾、而是打着金黄色领带的人物,曾梵志解释说“金色领带代表金钱,代表西方资本主义。打领带是198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普及的。”可知整幅画的主题很清楚,就是指中国改革开放、推进市场经济、告别“毛时代”的转型。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感恩2024 期待2025与你同行---弘仁元春季拍卖会-征集开始!
- 画像拍出1.3亿港元,乾隆的女人有多美?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敬請期待!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開拍在即
- 敬請光臨!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 值得期待: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精品预览!
- 文物法修订草案确定:民间文物买卖解禁,外资拍卖行获允
- 弘仁元|2024艺术品秋拍网络拍卖会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新时代买家瞩目“吴冠中《桂林日出》”超逾低估价2.7倍多,以1247.50万元成交!
- 中国嘉德2024秋拍大观夜场火爆收官,总成交额高达3.08亿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拍卖风云突变:顶尖拍卖公司跌落神坛,市场暗流涌动为哪般?
- 2024秋拍战报:香港苏富比大拍成交记录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