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品收藏鱼龙混杂
【中华收藏网讯】近期,北京民族文化宫“民藏遗珍”展再次将民间收藏推上了舆论的风口,关于展出文物真伪的口水之争也在持续发酵。从冀宝斋到浙师大陶瓷馆、“北师大邱季端捐献”……类似事件的频发进一步引发了业界对于民间收藏的质疑。相对于国家收藏,民间文物收藏就显得良莠不齐、乱象丛生,而这主要归结于鉴定难的问题。
不管是文物鉴定,还是艺术品鉴定,没有科学的鉴定标准与规范,而只是凭借鉴定者本人的“眼学”功底,这未免有失客观公正。一件文物,如果是真品,可能价值上百万、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但如果是赝品,则可能分文不值。而文物鉴定却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伪全凭专家一家之言,这必然会容易导致诸多乱象。比如,文博界认为博物馆里全是精品,民间收藏的多是赝品,这样先入为主的看法就让人直观地感到了文物鉴定的不靠谱。而业内鉴定往往实行“一票否决”,也就是邀请的众多专家里有一位专家存疑,藏品就可能被鉴定为赝品,这甚至由此造成了一些利益集团将文博界“绑架”的可怕局面。
民间收藏的乱象,折射出文物保护的困境。对此,要完善文物鉴定制度,让文物鉴定变得科学合理,让真品与赝品能泾渭分明,不至于混淆到一起。同时,要为民间收藏文物的行为提供法律保护,对民间收藏文物予以规范与引导。另外,现行对保护民间收藏、发挥民间收藏的作用还远远不够,有必要修订文物保护法,加大对民间收藏的保护,也要破除利益集团利益固化的堡垒。
笔者认为,要想根除民间文物收藏的众多乱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赝品横行、文物流失等乱象,就要树立标准,整肃文博界,需要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彻底割除文博界多年形成的“毒瘤”,换来文博界的风清气正,从而走出文物保护疲软的困局。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