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大师名号被取消 是乌龙还是笑话?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一则标题为《起底被取消“中国陶瓷大师”的91名人员名单》的新闻被各大新闻网站、微信圈被广泛转载。澎湃新闻经多方调查求证,发现这是一则不实消息。此则不实的原始消息源自一家在香港注册的网站。
然而此事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6年12月23日,民政部官网曾通报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因违规举办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被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由于评比“大师”被民政部门认定为违法行为,而相应的评审结果也就遭到多方质疑。
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风波之所以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被一家仿冒人民网旗下“人民在线”的山寨网站所利用,除开其评选本身程序的合法性与否,还在于正好击中了当下“大师”乱象备受诟病的软肋以及巨大的利益驱动。据相关媒体报道,此前在景德镇,一个“国字号”大师称号是可以买到的——不过费用达千万元之巨。
91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被取消称号?
据此前来源为“人民在线(www.peoplezzs.com)”的报道称:“2016年7月,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中,91人获得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2016年12月23日,民政部通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违规举办不在《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目录》的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民政部曾责令其整改,但该协会未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2017年1月中旬,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官方网站刊登消息,宣布通过违法活动当选的大师,资格和荣誉称号无效、撤销。”该报道同时在其后附录了全部91人名单。”这一消息其后被一些新闻网站及江西媒体下属于的网站转载。
澎湃新闻记者查阅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官方网站,发现民政部除了在2016年12月23日发布一则“民政部依法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公告外,并未找到如报道中所说的2017年1月中旬,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官方网站刊登的关于荣誉称号无效、撤销的消息。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被取消名单这是一则不实消息,原始的消息源出自一家叫做“人民在线新媒体”的网站,这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山寨网站,几年前就被宣布为107家非法网站之一,还曾被关停过一次。
该名负责人还称,文中除了提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还提到了另外几家协会公布取消荣誉称号的消息,它将三家协会消息捆绑到一起发布,也是有意混谣视听。
该名负责人表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评选出来的,即便是要作废或者取消名单,也是由主办协会这边去做这样的决定,而不可能在民政部官网公布这一决定。”
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何炳钦在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名单之列,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并未收到任何关于取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消息,“类似的消息隔几个月就会传一次”。何炳钦说。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人民在线”,发现有多家名为“人民在线”的网址,其中,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人民在线www.peopleyun.cn)是由人民网控股,人民网与证券时报共同出资成立的信息增值服务机构,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班人马,两块牌子”。而刊发《起底被取消“中国陶瓷大师”的人员名单》这则消息的“人民在线(www.peoplezzs.com)”的公开信息显示其主办为“人民在线杂志社”,版权归“人民在线新媒体”所有,与人民网并无关系。其后,该网站也发表了这一消息未经核实的“澄清声明”。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从收藏家视角看中国艺术品:未来十年发展与趋势走向
- 书画艺术——当代人守住财富的“新密码”
- 3亿汝窑洗子惊世成交:一场没有硝价的文明争夺战,看懂的人都沉默了
- 一场资本与文明的合谋:艺术品市场正在悄悄改写财富游戏的底层逻辑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全民收藏的今天,古玩市场还有“漏“可捡吗?你知道怎么捡吗?
- 藏得住,才值钱:真正会涨的藏品,往往看起来不起眼
- 鉴别真假蛤蜊光:看这篇就够了!
- 未来瓷器收藏市场:哪些瓷器品类将脱颖而出?
- 成功人士为何都钟爱收藏?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有三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别争了:这才是未来古董文物鉴定的方向
- 龚经强:如何建立权威的文物艺术品鉴定体系?
- 民藏曙光:不问来处,科学确真才能开启黄金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