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文化、金融的融合
【中华收藏网讯】大家总是在说“文化金融”那么,但你知道什么是文化金融吗?我们今天以艺术品市场为例,为大家解读“经济、文化、金融”。
首先我们理解一下当下的经济状况,文化产业和金融。我们说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突破3千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是一个进入中产的底线的一个门槛,在这个节点上我们说是生存型向享乐型转移的一个关键结点,也就是说3千美元以下,大家主要的收入是吃和穿,3千美元以上就开始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2014年我们人均GDP突破7400美元,今年我估计按照现在6.5到7的增长速度,是接近8千美元,那么这是一个典型的中等收入国家这样的一种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两个主要的特征,一个特征就是有多余的钱之后财富管理成为一个巨大的需求;第二个就是精神文化的需求。新常态下,从艺术品市场上来看,精品的东西仍然被藏家追逐,但是一般这样的一种普通的艺术品,从2004年开始,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规模,明显的下滑大概20%到30%。
百度指数显示,搜索艺术品比较高阶段是从2011年一直到2016年底。并且在每年12月份年底达到高峰,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到年底送礼,所以也是这种艺术品的高峰。到了2016年的时候,你会发现艺术品的关注度整体都在上升。
那么再看一线城市地区的分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是我们说艺术品最多的集中在这样的一些富裕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年龄结构跨及20—29岁、30—39岁是最大的群体。去年7月份专业人士在上海、杭州和北京调研了一、二十家艺术品电商,调查的结果是什么呢?80后是最主要的购买群体,同时90后增长得特别快,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艺术品市场的一些新的动态:一线城市的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潜质最大。此外,我们还看到市场的一些动向,2015年的3月—6月在上海莫奈的特展,观展人数是40万,这个场地能够最多容纳多少呢?200人,最高的时候一天能够进去6千人,需要排队两个多小时。2015年9月份的故宫,大家都知道,为了看清明上河图,要排队多长时间呢?排队6个小时。故宫的老员工说,其实清明上河图之前展过7、8次,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你会观察市场的特点,实际上08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中产以后,人们对文化、艺术品的关注也在提升。我们讲这一定是跟财富和精神需求联系在一起的,是先有关注才会有消费,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数据。
第二个特点,中产和80后和90后渐成艺术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对于一些中产阶层而已,到了一定收入阶段的时候,假如说家庭装修,你会用画、雕塑和一些设计品,这是一个必然结果。而80后,90后他们的生活理念和50后,60后完全不一样,虽然他没有很多的钱,但是他们更加简单,更加开放,出手更加果断,对于一些非常好的设计品,他会非常果断,这个和它的收入没关系,再加上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一个天地,艺术品投资更是会成为主流趋势。
我们刚才说,第一个我们得理解经济的状况,第二个理解文化市场的状况,第三个我们要理解金融的主要功能。在长期的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是一种短缺经济,所以我们把金融都简单地理解为投资,融资。实际上金融最少有6个方面的功能,除了投资、融资以外,还有支付清算,集中资本和股权的分割机制,提供分散转移管理风险等这样的一些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隔离,通过增信,通过计量,通过转移来管理风险。此外,还有资源的配制,解决激励机制。所以我们不要简单地将金融理解为一种投资和融资,金融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化也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