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藏品中看西安事变
【中华收藏网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地点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境的华清池。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现与大家分享相关藏品,回忆一下这起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大历史事件。
“西安事变”连环画
该连环画根据甘肃省话剧团同名话剧改编,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版本为1980年3月第1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受中央委派,赴西安参与调停。此连环画的封面为身着冬装的周恩来,形象高大;画面背景为古城西安一隅,简明扼要;右侧行书标题遒劲有力,辅以汉语拼音,主题突出。扉页标有编绘者姓名,分别为张红年、王临友、胡阳春和谭元杰。从第1页描述“红军万里长征,挺进陕北”开始,到最后第158页“和平谈判获得胜利”结束,该书图文并茂,完整而详尽地再现了西安事变的全过程。整本连环画品相完美,连封底都保存完好,“封面绘者王临友”、“定价0.25元”的字样清晰可辨。
“西安事变十一周年纪念”邮票
这套邮票发行于1947年12月12日,1套3枚,面值因颜色不同分为30元(红色)、90元(蓝色)和150元(绿色)。它们画面相同,正中间为一只手擎着将空中照得通亮的火炬,周边有文字边框,上边框为“西安事变十一周年纪念”,下边框为“东北邮电管理总局,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两侧边框分别有“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标语口号。作为1947年11月1日邮资调整后邮局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其图案设计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时值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火炬寓意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携手奋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要解放全中国,推翻蒋家王朝,邮票上的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西安事变60周年纪念”章
该章质地为合金,直径5.5厘米,厚度0.22厘米,外表镀金,熠熠发光。它的正面中央图案最为醒目,其典型的五角形屋顶建筑物,即现陕西省政府大院内的新城黄楼。该楼名称因周围墙壁通体用黄色涂刷而得名,也因当年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把蒋介石在临潼扣俘后,将他拘禁于此而闻名于世。也正是在黄楼,杨虎城将军会见了手持毛泽东亲笔信的陕西早期共产党员汪峰。这枚纪念章以黄楼作为“西安事变”的代表物,因为它见证了震惊世界的重大事变和团结抗日协议的顺利达成。在纪念章的背面,简洁明了地标注有数字“12·12”,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西安事变的另一个名称“双十二事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周恩来所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自己逼成的。”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欲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野心,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但蒋介石却置之不理,倒行逆施,最终激起“兵谏”。力挽狂澜的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前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高风亮节尤其高瞻远瞩,必将彪炳史册。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最后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