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挖出明朝古墓尸体完好 24小时专人值班
【中华收藏网讯】日前,河南省太康县一处工地施工时,挖出一座明代古墓,干尸保存完好,根据墓志铭等判定,该墓主名叫顾朴,官至右都御史,系顾佐后人。
多名网友发帖称,3月20日前后,在河南省太康县万城商贸集聚港东南方一个下水道施工现场,进行机器作业时挖出了一座古墓,引发众人围观。墓志铭记载墓主是明朝的右都御史,此墓主顾姓,明朝官员,为明朝御史顾佐之孙,太康县文物部门获悉后,立即赶去现场,24小时专人值班。
据《太康县文化志》载,顾御史,姓顾,名佐,字礼卿,太康县城西顾窑人,明朝建文年间进士,永乐初年任应天府尹,明迁都北京后,顾佐任顺天府尹,永乐八年任御史。后葬于太康县,顾佐墓于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高8米,周长80米,墓冢为圆锥形,墓前有石马桩两个。
顾佐(1376-1446年)为官刚正,被人比作北宋的包拯。相传顾佐入内廷办公,独处一间小夹室,不是议政不与官员们群坐。人们称他为“顾独坐”。正统十一年(1446年)去世。此次出土的墓葬,为顾佐之孙顾朴。有网友称,工地上出土了宝剑、扇子等文物,被人拿走不见踪影。
对此,太康县县委宣传部葛副部长告诉记者,在太康县的毛庄附近,确实发现一座古墓,系明代顾姓官员之墓,现场发现干尸等。顾姓人在明代有多人为官,生活在太康的后人也很多。经当地文物部门考察,认定并无太多文物价值。对于网传的文物被人哄抢一说,并不属实。“明代严惩贪腐,官员多是薄葬,所以墓内并无值钱器物。”
文物专家、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德恒则认为,现场出土了官服、干尸等,肯定有考古价值,“五六百年的尸体,比较完整,官服几乎没有破损的地方,怎么能说没有文物价值呢?”
10名“摸金校尉”夜盗宋代古墓 吸入毒气4人身亡
据习水县政府网7日通报,共有10名外地男子参与盗墓。事发后,墓内有3名男子当场死亡,另一重伤者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其余4名轻伤者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另2名“望风”男子被抓获。
据称,盗墓贼在此已打下了一个深约8米的洞,欲通向墓内。但在掘进中,他们可能遇到了石头,试图破坏时,在洞内使用了燃油发电机,并在洞口铺了棉被以阻隔声音传出,结果导致空气不流通,有毒气体在洞内聚集。
工地现古墓施工人员偷藏青铜剑 多次交涉后上交
2月13日,安徽阜阳一在建工地进行挖掘作业时发现古墓葬群,当地文物部门随即进行抢救性发掘。与此同时,文物部门接到举报称,墓葬中有一把青铜剑被一名工地施工人员私自藏匿。阜阳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经过多番交涉劝说,该施工人员已主动将青铜剑上交,故免于对其处罚。此外,文物属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得藏匿文物。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