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玉石证书只保真不保质
【中华收藏网讯】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昨日发布消费警示称,珠宝玉石消费领域消费者被骗或利益受到损害,多数和“鉴定证书”有关 。
目前市场上的珠宝商家给每件珠宝玉石都配上检验机构的“鉴定证书”,而“鉴定证书”只是证明送检珠宝玉石的天然性,而非质量评价或品质鉴定。比如同样拥有鉴定证书的翡翠,品质差的只值几十元,品质好的值千万元以上,一些商家利用这样的不对称信息忽悠消费者。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所有珠宝玉石检测机构出具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都是以GB/T16552《珠宝玉石 名称》和GB/T16553《珠宝玉石 鉴定》等国家标准为依据,鉴定证书证明内容包括鉴别宝玉石种属及其仿制品、鉴别宝玉石是否合成、鉴别宝玉石是否有优化处理,不包括评价宝玉石品质、评估宝玉石价值、鉴定宝玉石产地。例如“田黄石”证书,目前没有一家鉴定机构可以出具证明原产地的田黄石证书,根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向质监部门了解到的情况,质监部门至今未发布“田黄石”或“寿山石”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
总之,有资质的检验机构依据上述两项国家标准出具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只是证明天然性,也就是说只证明真假。
据介绍,利用珠宝玉石鉴定证书诱导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珠宝玉石的主要场所有:原产地、旅游商场、商场抽奖、展销会、互联网商家(找不到实体店的)。根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检测会员单位反馈的信息,在上述场所购买的珠宝玉石,一是质次价高,二是假货不少,三是没有质优价低的。因此,在品牌珠宝店或商场专柜、行业组织的会员珠宝店或金银首饰店购买珠宝首饰更加安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