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景泰蓝现身北京路潮州汇馆
【中华收藏网讯】自近日起到春节假期,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的景泰蓝佳作展,现身北京路潮州汇馆。多位景泰蓝大师带来了五十多件继承传统又颇有创新的作品。屡屡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展金奖、曾为阿塞拜疆首府创作了三件世界上最大景泰蓝喷泉的丁明鸿,还现场表演了点蓝技巧,并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和鉴赏要诀。
丁明鸿告诉记者,一件景泰蓝作品,通常要经过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首先是制作紫铜胎,现在一般为半手工制作,但异形产品则需要纯手工敲打出胎体。
铜胎做好以后,再按照设计稿将铜丝一根一根地掐上去,一件作品上的掐丝零部件,少则上千,多则上万,很费功夫,难以大批量生产;而后在11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焊接,然后点蓝、烧蓝,由于烧完后釉料会凹下去,必须再点蓝、烧蓝,如此反复三次以上,最后经过打磨镀金才能成型,加上设计共八道工序。由于景泰蓝要裸烧,烧制时间一般在半分钟左右,温度只能控制在七八百摄氏度,否则容易流釉。另外,最后镀金也不能太厚,给人感觉凸起来了就不合格了。“我们做成品检验,一般是戴上手套摩挲,如果有‘挡手’感觉,那就是镀金不合格。”丁明鸿表示。
在景泰蓝画面创作上,人物是属于特别难的,因为要经过三次烧制,一旦掐丝发生变化,人物形象就会变形。所以,过去很多老艺人都尽量躲开人物作品。而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李新民,特别擅长人物和山水创作,他的作品多是两者的融合,像《太白醉酒》《挑灯看剑》等,都做得活灵活现。
至于丁明鸿自己,由于进入过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特别喜欢创新。他曾经用五年时间创作了6件一套、70寸高的景泰蓝瓶子,将《清明上河图》全景搬上瓶子;他也会将景泰蓝和乾隆粉彩官窑器相结合,像2013年创作的《瑞芝洋花缠纹尊》。“景泰蓝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颜色变化比粉彩多。常用的釉料就有六十多种,深浅几种颜色能够调配出渐变的效果,反映出粉彩那种明快典雅的感觉。可以说,这是将两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宫廷艺术相链接。”
早在2008年,丁明鸿还开发出青花系列,选择一些既有传统陶器饱满感觉、又比较有现代感的器型,在其上创作青花纹样。特别是《玫瑰情怀》这一系列作品,不仅获得了2008年的百花奖金奖,更引发了一股服饰风潮。“半年后,我就看到有一些老太太将玫瑰纹样复制到布料上,穿上身。”
作为策展人,谭伟彬则谈道:“2004年到广州来展出的景泰蓝,作品上仍有不少砂眼,铜丝也有连接不上等问题,造型以模仿宫廷用品为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今天的景泰蓝跟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砂眼基本看不到了,珐琅釉在烧制后也看不到‘掉泪’情况了,掐丝工艺、点蓝工艺都进步很大。”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
- 弘仁元2024秋季拍卖会拍卖预展
- 修武县教体局关工委举办“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