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转“网拍”:传统拍卖生存还是毁灭
【中华收藏网讯】2017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实施,“法拍”转“网拍”,传统的现场拍卖全部转入网络拍卖,全国的法院自行上淘宝等网站开店,法官成为“店小二”,小马哥的淘宝网取代拍卖官,从此,那个陪伴我10多年的拍卖槌,只能进入历史博物馆了!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咱不笨,好不容易学了个一技之长,常年勤勤恳恳,人到中年,怎么就被时代淘汰了呢?
被淘汰的当然不止我一个。我所服务的拍卖机构,2016年接受司法委托拍卖成交金额68.5亿元,收取拍卖佣金6000多万元,2017年开始就无米下炊了。如果是对一个拍卖企业来说,这不啻于宣告了死刑,因为司法委托拍卖在很多拍卖企业的业务份额中至少占着70%-90%的比例,收入大头“被网拍”了,那企业要么转型,搞些书画文物艺术品拍卖,苟延残喘,要么只能破产倒闭关门大吉。据中国拍卖业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拍卖公司的范干平先生转述,杭州市有近百家拍卖企业,目前竟然有90%的拍卖公司处于瘫痪状态。北上广深,这些拍卖业曾经辉煌的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
毋庸讳言,网络司法拍卖自出现之日起,就体现出相对于传统拍卖模式的诸多优点:一是市场超地域化,有条件上网的人都可参与,均可能成为司法拍卖的买家,打破了传统拍卖中参拍人必须到场的规则;二是拍卖快捷化,计算机程序和网络技术能够自动处理网络拍卖中的信息传递,无须人为操作,加快了交易速度;三是拍卖虚拟化,参拍人观察拍品、参与竞拍过程、拍卖支付等,均无须当面进行,可通过互联网完成;四是交易成本低廉化,网络司法拍卖“零佣金”大大降低了拍卖中介服务成本、信息公开成本、参与竞拍成本及拍卖过程中的场地费等实际支出;五是拍卖信息透明化,拍品展示、竞拍过程均通过网络向社会做最大范围的公开,参拍人无须通过纸质媒体即可获知完全相同的信息。
但是,传统有传统的生存魅力,“法拍”转“网拍”,落槌拍卖被互联网竞价所取代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司法强制执行是一个系统工程,法院执行后,执行资产进入拍卖前大多数拍卖物存在这样那样专业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后期工作。进入互联网拍卖,并不能使这些大量琐碎繁杂的工作消失,还有大量实际工作需要实体机构、实际工作人员承担才能完成。由法官上网充当“店小二”组织执行资产拍卖,繁琐、复杂的执行资产拍卖严重拖累了本来执行任务就相当繁重、人员并不充裕的法院执行工作,“舍本逐末”而造成最后办案结案效率的下降。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法官专心办案,拍卖机构专注拍卖,这才是正道!
况且互联网企业也是无利不起早,他们标榜“零佣金”,但实际觊觎的是法拍几千亿规模的资金沉淀利息,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竞买人最后支付的总成本一分不少,还是要为“零佣金”买单。所以,互联网谈的是主义,最终落实到生意,我们大可不必为了追逐所谓的互联网风潮而毁了几代人努力经营的拍卖业!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感恩2024 期待2025与你同行---弘仁元春季拍卖会-征集开始!
- 画像拍出1.3亿港元,乾隆的女人有多美?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敬請期待!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開拍在即
- 敬請光臨!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 值得期待: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精品预览!
- 文物法修订草案确定:民间文物买卖解禁,外资拍卖行获允
- 弘仁元|2024艺术品秋拍网络拍卖会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新时代买家瞩目“吴冠中《桂林日出》”超逾低估价2.7倍多,以1247.50万元成交!
- 中国嘉德2024秋拍大观夜场火爆收官,总成交额高达3.08亿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拍卖风云突变:顶尖拍卖公司跌落神坛,市场暗流涌动为哪般?
- 2024秋拍战报:香港苏富比大拍成交记录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