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征集难”将继续
【中华收藏网讯】伴随着2017新年钟声的敲响,2016年度艺术品拍卖市场顺利落下帷幕,徘徊在“回调”行情中的艺术品市场又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少拍卖行开始为新年征集拍品着手布局,以期抢占市场先机。不过,业界人士指出,在“减量增质”的行业气氛中,困扰拍卖行业多年的“征集难”还将持续,而以往偶现的“送拍难”或将进一步凸显。
一般而言,收藏家为了“求精”而选择在拍卖行竞拍博弈,而拍卖行征集拍品的目的,无疑就是为藏家提供所需的“精品”。从去年艺术品市场反馈的信息看,市场观察者对于2016年度的艺术品市场整体表现多以“平稳”、“不乏亮点”来形容。然而,对于拍卖行业来讲,恐怕还有着另一番感受。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日前接受采访时曾指出“拍卖业最大的压力主要在于征集,拍品资源匮乏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国内,海外也是如此,征集的收获也远不如过去”,拍品征集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对于拍品征集难的原因,有专家认为是艺术品持有者对市场大势不好的一种正常反应。在全球艺术品资产效应带动下,人们对于高端优质艺术品长期持有的意愿有所增长,对艺术品的价格的预期不断提高,但是市场中大量的进场资金又在观望,出现了市场交易的僵持状态,即“惜售”与“惜买”在博弈。再加上付费问题,即拍而不买、流拍率高等原因,造成了拍品征集难。
不过,即便征集难的情形之下,却有藏家遭遇了送拍难题。近期,朋友圈中就有藏家提出质疑,称两年前从拍卖行买下的东西,不久前送给同一家拍卖行拍卖竟然遭遇闭门羹,被拒收了。那么,这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呢?
有分析指出,艺术品重复上拍的例子并不少见。对于高价精品而言,在行情好时,重复上拍对成交额和佣金一般不会遭遇太大难题;但对于普通艺术品而言,则另当别论。尤其当下的艺术品市场,拍卖行推行“减量增质”,对成交额和成交率更为看重。所以拍卖行认为这件东西很难成交,为了提高成交率,自然不会再次征集。况且拍卖行的目的是赚取佣金,在拍品数量的限定情况下,笃定难成交或价值小的拍品,肯定是不会上拍的。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市场没有明显转机,在“征集难”的环境下,“送拍难”也将进一步凸显。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感恩2024 期待2025与你同行---弘仁元春季拍卖会-征集开始!
- 画像拍出1.3亿港元,乾隆的女人有多美?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敬請期待!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開拍在即
- 敬請光臨!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 值得期待: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精品预览!
- 文物法修订草案确定:民间文物买卖解禁,外资拍卖行获允
- 弘仁元|2024艺术品秋拍网络拍卖会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新时代买家瞩目“吴冠中《桂林日出》”超逾低估价2.7倍多,以1247.50万元成交!
- 中国嘉德2024秋拍大观夜场火爆收官,总成交额高达3.08亿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拍卖风云突变:顶尖拍卖公司跌落神坛,市场暗流涌动为哪般?
- 2024秋拍战报:香港苏富比大拍成交记录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