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也爱收藏
【中华收藏网讯】毛泽东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等鉴藏。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
1 石砚与墨盒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诗人,一生爱用毛笔,故与砚终身为伴。可他所收藏的并非端砚、歙砚等名砚,而是一般的青石砚。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时读私塾的学生,人人都用砚习字,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乃家乡土产,砚虽小却为他学习古典文学打下基础,此砚现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新中国建立之始,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原为齐白石心爱之物。白石老人本来想以此宝传家,但出于对毛泽东的敬爱,遂连同书画赠送给同乡人。毛泽东收到礼品玩赏一番后,其它交由国家博物馆收藏,惟对这方“片老真空石砚”特别喜爱且实用,即留在办公桌上研用。
2 《楚辞集注》赠田中
据有关资料统计,毛泽东藏书约9万册。毛泽东的藏书中,最著名的要算《楚辞集注》了。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时,赠送他一部《楚辞集注》,此书因而闻名天下。
1961年6月16日,毛泽东特别指名要收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的《楚辞集注》。田中收到此礼品很觉荣幸,他为了陪同访华者都能读到毛泽东的赠书,回国后即将《楚辞集注》交由读卖新闻社复印了一些。说来有趣,一年后,中国外交部又收到读卖新闻社社长台光雄回赠给毛泽东的《楚辞集注》。在毛泽东的藏书中,不仅有中国版《楚辞集注》,还有日本复印版《楚辞集注》。日本复印本第六册上还留有毛泽东亲笔圈阅过的遗迹。
3 印章的点点滴滴
自古以来藏家墨客皆爱玩赏印章。毛泽东亦有玩赏印章之雅好。1946年1月28日,毛泽东寄函柳亚子,信上就提到印章:“很久以前,接读大示,一病数月,未能奏复,甚以为歉……印章二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均拜受了”。
事情源于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20年之老友柳亚子重逢山城。毛于离别重庆前的10月7日将《沁园春·雪》抄录给柳亚子。当时毛泽东没带印章,无法在词上钤印。事后,柳特请篆刻家十万印楼主曹立庵刻了一方“毛泽东印”白文印,一方“润之”朱文印。印刻好后,柳亚子先将两方新印钤在毛泽东抄送他的《沁园春·雪》后,再将二印奉致毛泽东。故毛泽东回信提起柳亚子赠印事。现这一组篆刻已视为革命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