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人会捡漏 破烂里捡出3000件文物
【中华收藏网讯】老人叫做雷毓祺,山西太原人,曾任太原铜业公司生产厂长,已于2010年去世,享年82岁。他20年间拣出青铜文物3200余件,重量达到50吨。
雷毓祺拣文物并非来自心血来潮,而是源于1964年《上海冶炼厂炉前拣选文物》的新闻报道。山西历史厚重,很多人并不认识文物,经常发生将文物当做废铜烂铁处理的事情。雷毓祺想,自己工作的太原铜业公司经常处理废铜,会不会也有文物呢?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寻宝之路。
秦吕不韦少府戈
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小铲子,形制有些特别,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就随手放在了办公室。恰巧,山西省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来访,雷毓祺就拿给他看。工作人员一看大惊失色,这是一枚西周时期的原始布,属国家一级文物。
这么珍贵的文物差点扔进炉子,雷毓祺有些震惊。从此,他把从破烂里拣文物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做。后来,他调任厂长还专门成立了文物挑拣小组。
原始币
20年来,雷毓祺及文物挑拣小组从破烂中抢救了无数文物。其中,有大到高达两米的铜佛像,小到直径几厘米的钱币、铜箭头等。
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5件,分别是商代速父戊提梁卣、西周的原始币、秦吕不韦少府戈、战国土匀錍、汉常方半椭量。二级文物有鼎、簋、爵、壶、豆、戈、剑、戟、带钩、铜镜、铜炉、灯、鎏金造像、铜印章等共200余件,三级文物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东西,他们全部上交了文物保护单位。
做这些是为了个人私利吗?当然不是。1985年,国家曾经奖励雷毓祺4000元,他全部捐献给了铜厂幼儿园,还将奖励给他的一台黑白电视机放在厂里职工宿舍让大家看。晚年,他退休后玩起来收藏,藏品里却没有一件值钱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人的品性。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