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缺少写意精神
【中华收藏网讯】近年来,无论是观看大型美术机构主办的国画展,还是翻阅各大美展作品集,总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入选作品几乎是工笔画的一统天下。原因何在?是评委的喜好导致,还是画家创作不出高水平的写意画?
美术评论家傅雷在《观画答客问》里说:“初民之世,生存为要,实用为先。图书肇始,或以记事备忘,或以祭天祀神,固以写实为依归。逮乎文明渐进,智慧日增,行有余力,斯抒写胸臆,寄情咏怀之事尚矣。画之由写实而抒情,乃人类进化之途程。”毋庸讳言,工笔画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机、录像机的普及,国画的功能也应该与时俱进,由写实转化为抒情言志。中国画最重要的民族审美品格是写意精神。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画家的艺术主题,更能直接地抒发画家的情感,也更能直接显示画家的艺术功底。
当代工笔画创作看似繁荣,却存在很多问题。现在的工笔画作就像生产车间里的产品,是按一道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看似精细,却缺少生机。更有甚者,一些人充分利用当代科技,把作品的线描稿打印出来,然后在其上填色。这样的作品,充其量只能算是工艺美术画,有何艺术性可言?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就反对谨细刻板、外露巧密的工匠画。他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为了入选美术大展,有人用半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画一幅画,因为他们知道,画得越精细,入选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一些画家平时画写意,参加大展时就画工笔。
初学国画者一般从画工笔画学起,因为工笔画容易学习。而写意画则需要较高的艺术功底,需要一定的书法功底,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和学养。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惯性思维,就是看到一幅画画得很细致,就认为这幅画是画家认真画的,这幅画就很值钱。相反,如果看到一幅大写意,就认为是应付之作,价值也就打了折扣。其实,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只要画好了都是好作品,艺术价值都高,画不好都是次品,也没什么价值。
窃以为,工笔画就像楷书,写意画就像草书。楷书、工笔画的好坏容易看出来,草书、大写意则比较难欣赏和鉴赏。大写意是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与工笔画相比需要更高的鉴赏水平。大写意之所以难登美术大展的“神圣”殿堂,也可能与此有关。因为较难把握,而且现在的大写意作品确实精品不多,所以美术大展里的入选作品,自然就是工笔居多,而少有大写意能入评委的“法眼”。
很多画家对工笔画趋之若鹜,因为他们看到各大展览上工笔画频频获奖,似乎评委更垂青工笔画。有些人用半年的时间画一幅工笔画参加美展,少的也用几个月的时间。没有闲工夫画工笔的,就只能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由此可见,要改变全国美展缺少大写意的现状,需要评委和画家们的共同努力。广大的画家们要想方设法提高写意画的创作水平,评委们也要努力在评审中,兼容并蓄,共同尽早走出重技术轻艺术的认识误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