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瓷器包括哪些“变化”
【中华收藏网】在古陶瓷收藏的实践中,几乎所有的收藏者都希望能够在古玩艺术品市场上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好藏品。这里,结合本人的收藏实践,探讨一下关于窑变瓷器的鉴藏之道。
说到窑变,大凡收藏者都会想到珍藏在日本的曜变“天目”碗、钧窑瓷器上的彩斑、景德镇的“三阳开泰”窑变瓶等著名的窑变瓷器品种。事实上,全国各地唐宋窑口的窑变瓷器残片也早已被收藏者所关注。如建窑、吉州窑、乐山西坝窑、重庆昌州窑的黑釉窑变瓷器残片等,已经在市场上很热销。
然而,倘论对窑变的理解,今人恐不如古人理解得宽泛。今人所理解的窑变,常常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因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的自然变化和美化。但在古人眼里,瓷器的窑变不仅是指釉面的色变,还包括瓷器器型的变异。
明代晚期的野史《稗史汇编》认为: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这种“非人力之巧所能加”之的同质同色的形态变异通常是由于瓷胎的干湿度不均匀或烧窑时窑内发生坍塌、挤压所造成。瓷器烧成后成为“异物”、“怪物”。
笔者所言这类古瓷器的“异物”、“怪物”,往往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君不见,在绘画史、雕塑史上那些起源于西方的所谓“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作品,不是也大有市场吗?再说那些形态变异的瓷器,放在古代就是被窑工淘汰掉的“废品”,而即使出现在当时的市场上,往往价格也十分低廉。然而,这却是当今古玩市场上可以捡漏的对象。
十多年前,我在一古玩店看见一件邛窑绿釉执壶,敞口被压塌了,一边高一边低,钮带状执耳也歪歪的,腹部也有窑疤和窑粘,但整个器物完整,釉色也较匀润。乍一看,竟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于是我决定把它买下来。古玩店老板也是一个有文化的资深文物商,一番交流之后,竟然曾是我所开培训班的学员。他在介绍这件器物时,也主动提到了这件瓷器的“自然美感”和特别内涵。这真是知音识知音,赏物心连心。询价之后,我当即照价买下来,并且一藏就是十多年。
当乐山西坝窑瓷器的艺术成就被更多收藏者认知的时候,西坝窑窑变瓷器价格飞涨。笔者对西坝窑的认知较早,也是最早在收藏类刊物上介绍西坝窑瓷器的作者之一。当初,在第一次考察西坝窑遗址时,满山遍野的窑变瓷器残件还无人问津。当时,我和藏友一行四人,足足捡拾了一麻袋。其中就有一件窑变“茶瓯”。这件“茶瓯”,是由于制坯、装匣和烧窑的多种因素导致其变形;底部一则厚一则薄,一边高一边低;内底黑、白、蓝釉交织熔融,极像海边的海浪击拍海岸之景;窑变的外腹部釉面被烧成蜂窝状态,与蓝紫色流釉和窑斑杂陈在一起,给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文化厚重感。这件藏品,虽是在遗址拾到的残次品,但每每欣赏把玩它,都能引人无限遐想一番。
一次,乐山有位藏友来我家交流,看见这件西坝窑“茶瓯”,爱不释手,再三恳请我转让给他。他说他在日本看见的现代陶瓷艺术茶杯就是这种风格,但比日本看到的更独特而富有韵味。因为我对这件“茶瓯”也是情有独钟,根本不想出手。为了让他放弃购买的念头,我便给出了很高的报价。殊不知他一口答应了。无奈之下,只好割爱。不久,他再次来到我家,要求我把上面提到的歪口歪流的执壶转让给他。一人乐不如众人乐。就一件藏品而言,每位收藏者也只是暂时的保管者和保护者,能有知识相近、情趣相投的藏友,继续藏之护之赏之,这当然是藏品极好的归属。
故事讲到这里,笔者强调一点:古玩艺术品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只有首先认知古玩艺术品的历史文化内涵,才能成为真正的收藏家,否则,就只能是仓库保管员而已。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