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重于商业开发
【中华收藏网】日前,在河南省汝州市某重点工程开发过程中,经文物部门勘探和发掘,在规划的文化广场中心地带,发现百余座汉墓。但在考古发掘期间,13座汉墓被挖开,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就在等待规划设计保护方案时,近日施工队还将考古发掘后的所有墓葬坑夷为平地,继续施工作业。汝州市委宣传部表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实施破坏行为的涉事公司进行40万元的行政处罚。
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闻名世界,而出土的各类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应该说,上至中央,下到民间,社会各界大都对文物保护有着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但从河南汝州千年汉墓遭遇破坏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考古专家的质疑,地产开发商回应,“考古跟迁坟一个样”。这令人啼笑皆非。如果这是真话,它暴露出一些人对文物价值的漠视和无知,但更有可能的是,不是开发商不知道文物的价值,而是其为了追求尽快开工建设房地产项目,从中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故意搪塞,故作无知。在他们看来,能够早日开工赚钱是真,如果因为原址建设博物馆影响工期,才是最大的不值。至于这些汉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对于社会的价值则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之内。因为轻易将那些流传千年的文物损毁,得到的结果只是区区40万的罚款,一旦停工或减少地产开发面积,开发商遭受的损失将以亿计算。
文物保护和商业开发之间是否“两个只能活一个”?答案显然不是这样。就在前几年,京沪高铁修建时,为了避让明皇陵,多花了2.3亿元,多建了近6公里的桥梁,多挖了285米隧道,就是最好的回应。但可惜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
百余座汉墓和一个地产开发项目,到底哪一个重要?哪一个的价值更大?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从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等诸多角度来看,汉墓保护理应大过地产开发。但开发商的粗鲁、当地政府的“高高举起,轻轻放过”,也反映出在商业利益面前,很多人并不把文物保护当回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文物得到妥善保护,不至于因为商业开发遭到破坏?或许,这需要从事先预防和事后追责等多个角度下重手。比如应将文物保护的成效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范畴之内,让官员不得不注重文物保护;再比如应当修订相关文物保护法规,加大对于损毁文物者的惩罚力度,让心存侥幸者不敢下手。但无论如何,那些为追逐经济利益而让文物平白消失的闹剧不能再次上演。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