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里的冲动消费
【中华收藏网讯】你或许经历过这样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超市买点日常用品,获得了抽奖资格,漫不经心的一抽,却拿到了最大的奖项——几万元的玉石只要一折。你若不信,还有玉石鉴定证书奉上,各项信息一应俱全。这时,觉得怎么都不会亏的你脑门一热,就花了这笔钱,将这份“幸运”收入囊中。而后不时拿出来细细端详,却越看越不对劲,方知做了他人的“入网之鱼”。这样的事情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笔者也亲身经历过,特等奖说中就中。不过想着一个寒酸柜台租在角落,卖总价几百万元的玉石,怎么看怎么别扭,笔者没细看那些玉石,寒暄了几句走掉了。
收藏市场里,价格属性是个非常模糊的定义,普通的收藏者,如果不是经常浸淫在这方面,并且“术业有专攻”,很难知晓其真正的价格。而那些颇有“心计”的卖家,便从中做文章。当一份“幸运”降临时,人们往往觉得是自己的好运,并不会立刻觉察出来这是一份被设计的“运气”。超低的折扣引发的占有欲下,人们往往不会去仔细注意器物的品质,心甘情愿花钱。更让人寒心的是,这样的骗局,事后的维权成功率基本为零。
假的东西和卖假的商家,永远是收藏市场里的“刺”,前文提到的那种骗局,说起来连入门水平都算不上。真正的收藏市场里,真真假假远超广大藏家的想象。从正规的拍卖公司拍卖会到古玩街的地摊,都有可能遇到骗局和假货,这其中有很多是收藏者完全无法鉴别出来的,甚至部分专门从事鉴定的专家都有可能吃亏。考虑到这个,再考虑到收藏是个消费活动,大家在购买收藏品的时候,更需要三思,冲掉消费带来的可能是各种麻烦和堵心的事情。
一个健康的市场当然不能让自己的消费者一直面临如此“危机四伏”的境地。这就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有效的处理手段,如前文的骗局,尽管违反了多项法律条文,但是消费者维权却举步维艰,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如果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治这样的行为,自然大快人心。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大家面对“诱惑”保持理智,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这样就不会因一时冲动,喝下无良商家的迷魂汤。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