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信札收藏正当时
朱自清信札
这里所说的名人涵盖政治的、军事的、文学的、科学的等等各个方面。过去的名人信札、书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被当作废纸处理掉的不计其数。近二十年来,通过不断挖掘整理,藏家们对名人信札、书札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追捧起来。究其因主要有:一是书写自然。书者的个人性情在书信中得到充分显现;二是具史料价值。名人信札、书札中往往会牵涉到一些历史事件,可以补充相关史料的不足。
近年来,在各大拍卖会上,名人信札与书札常常会拍出颇令人意外的高价,如在2012年的一个拍卖会上,一件朱自清的诗稿,虽然尺寸很小,但最后拍到了165万元人民币。而在2013年的一个拍卖会上,一批著名学者钱钟书的信札手稿,因内容牵涉到对某个著名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所以钱钟书夫人杨绛女士通过有关部门撤拍了这批信札。
正因为上述情形,目前信札、书札受藏家的重视程度可谓空前。不少拍卖行都开设了名人信札、书札专场,成交也都很好。所以如果我们有机会集藏到名人信札、书札的话,不要轻易放过,这是一个值得收藏与研究的品种。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无论是什么品种的收藏,真真假假是永远无法避免的。随着名人信札、书札收藏渐热,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仿造的名人书札、信札。连民国时期的一些旧稿纸、旧的空白账本都有人专门收集起来供作伪的人来做假。并且因为信札、书札书写比较自由,跟一些大幅的书法作品的格式、风格区别较大,所以即使是行家也不容易鉴定识别,所以在收藏名人信札、书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查清来源,一定要流传有序,只有在印证了来源可靠的前提下才可以收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