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河姆渡遗址系列
稻作农业 邮票
1996年5月12日,为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以河姆渡遗址为主题的特种邮票,全套共4枚,由任宇、董祖诒、胡学咏设计。4枚邮票分别为“稻作农业 ”“干栏建筑”“ 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票面均以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为主题,并配以相应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河姆渡遗址的面貌。
第一枚“稻作农业”,邮票以1977年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出土的绑柄骨耜为主题,背景配以金黄色稻谷。该绑柄骨耜长18、刃宽9.8厘米,骨耜木柄外有16圈藤条捆绑,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骨耜是用动物肩肿骨制成,上端厚而窄、下端薄而宽的翻土工具。这件骨耜的发现,证明了骨耜的横穿方孔是用来穿绳缚柄的因此,横穿方孔不可能用来安脚踏横木。同时在第四文化层较大面积内还分布着稻谷堆积层,最厚处近1米。稻谷和骨耜的发现对于探讨中国栽培水稻的起源及其在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栏建筑 邮票
木构遗迹
木构遗迹
第二枚“干栏建筑”,票面以带卯木构件(左)、带榫木构件(中)和带销钉孔榫(右)三个木构遗迹为主,背景是第二次发掘的木构建筑遗迹图。遗址发掘中 ,到处可见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根据建筑所在地段为沼泽区,地势低洼、潮湿需要把居住面抬高;建筑遗址内没有发现经过加工的坚硬的居住面;以及室内部分发现有大量的有机物堆积等证据,这些应为“干栏式”建筑遗迹。桩木打入地下,高出地面80~100厘米,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基础,在基础上立柱架梁盖顶,这种建筑形式称作为干栏式建筑这种既可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术的运用,把中国榫卯技术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被考古学家称之为 7000年前的奇迹。
划桨行舟 邮票
第三枚“划桨行舟”,票面以河姆渡遗址出土木桨为主题,背景配以蜿蜒的姚河,票面左侧木桨桨叶长27.8、厚2、柄宽3.5、残长62厘米,由整段木料加 工而成,现藏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遗址共出土木桨8支,有桨一定有船,推测河姆渡人已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 交通工具。
崇鸟敬日 邮票
双鸟朝阳纹牙雕
第四枚“崇鸟敬日”,票面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牙雕为主题,背景配以河姆渡遗址发掘探方图。该牙雕长16.6、残宽6.3、厚1.2厘米,现藏于 浙江省博物馆,属于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器身四周钻有六个小圆孔,上四下二,正面阴刻重圈纹、外沿刻有炽烈火焰,象征太阳。太阳两侧刻对称鸟纹, 两鸟昂首相对而望。此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以及先民对知时的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更为研究古人对鸟和太阳的崇拜提供了宝贵资料。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