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雕的沿革及特色
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一、新石器时代
简单玉雕时期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新沂市出土有绿松坠、绿松石蝉与蛙等工艺品;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有硝玉、绿松石、玛瑙等饰品,在郑州有一枚阴雕弦纹骨质指环是最古老、最完美的戒指。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铲、玉刀,以生产工具为主;形态简单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为主。
二、商、周、春秋、战国--玉石工艺时期
出现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传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较多,它属随身佩戴装饰玉品,亦属礼品。从新石器晚期的良诸文化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种类较多。商代出现了玉鸟佩、人首佩、人洛佩等。玉璜是一种弓形弧状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琐的造型优美,如春秋白玉龙纹璜、战国黄玉龙首璜。
三、汉、唐时代--玉雕装饰盛行期
河南独山玉始采于西汉,土地文物证实辽宁峭岩玉属于装饰品的主要玉料。西汉的金缕玉衣是2 000片岫岩玉联缀而成,汉代咸阳出土的“汉玉马”也是一件珍品。今安徽无长市出土的汉代环状玉龙首尾相连卷曲如环,径x厚=5x0.5cm,还有大小各异的玉壁,其中较大者有青玉壁,径 x厚 =23 x0. 5 c m,雕工精湛;牙壁乳白色,径x厚=9 xo.5 c m,玲巧可爱。唐代佛教盛行,玉石多用于装饰佛像,唐代“幼学琼林”中有玛瑙盘较有名。1970年,陕西何家村出土了唐代一千多种珍贵文物,其中兽场瑙杯就是一件贵重之宝(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酱红色,高自0.5cm,长15.6 cm,造型独特,令中外人士心驰神往。
四、宋、元时代--玉雕飞跃发展期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新疆和田整块大玉经5年雕琢而成,重1750kg,可储酒30余担。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鹰佩等。福建寿山石1500年前被作为雕刻石,南宋时,已大规模开采,到元朝价值倍增,属玉雕主材料。
五、明、清时代--玉雕鼎盛期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有良玉虽集京城,工巧则推苏州。明代苏州玉雕艺人陆子冈最有名,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到朝廷的赏识,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艺已达到高峰,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最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我国古代玉雕之王,高2.24米,径长帕厘米,重8吨。小型玉件不胜枚举,如明代的青玉蓬生贵子佩、清代的嵌宝石点翠管,民间广为流传。
六、近代--玉雕最盛时期
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不仅收集了中国玉雕“四大国宝”一岱岳奇观、群芳揽胜、含香聚内与四海腾欢,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师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戏鹦鹉”,“俏色玛瑙嵌宝蚌佛”,“珊瑚六臂佛锁蛟龙”,潘老的创作不仅列为国宝,而且被法国巴黎卢浮宫、美国费城博物馆、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珍藏,为世界艺坛所瞩目。玉雕“怪杰”王树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绝:一绝是艺术精品,料、工、艺三合一;二绝是善用俏色;三绝是思路广泛,做工精湛。他的名作有“珊瑚观音普渡”。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但高精艺人少。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