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特色的清代菊花石笔洗
菊花绽开于深秋,丽而不媚、闲适散淡,被称为花中“隐君子”,历来都是文人雅客吟咏的对象。我爱菊花,后来爱上了收藏,一直对纹饰有各种菊花图案的文玩格外喜欢,不管是去外地出差,还是游玩,都会到古玩市场找一找、看一看。
菊花纹饰的文玩被赋予了纯洁坚贞的菊花精神。因工艺技术不同,文玩种类不同,每个时期菊花纹饰的文玩风格各异。
在众多的藏品中,我最欣赏的是清代菊花石笔洗。此菊花石笔洗,呈金钱菊状,长9.8厘米、宽7.6厘米、高3.1厘米,雕匠较好地利用了菊花石的天然形态,巧妙将菊花枝叶置于一端,叶片肥厚壮硕,枝、筋、脉清晰厚重,乳白色的菊花纹理清晰、界限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尤其是花瓣形象逼真。另一端,笔洗主体雕琢成圆形,突出实用,厚重古朴。整器雕工精细,随形遐想,着意于心,造型灵动,富于自然生趣,令人爱不释手。
说起其来历其实很偶然,2008年夏我随工程队到河南某地进行电力施工,租用一个农家院存放工程材料,意外在院主人的客厅里看到了这个菊花石笔洗,脏兮兮的摆在一角。经与院主人商讨,花500元买了回来。后来,一位懂行的朋友告诉我说,从其形制和包浆上判断,应是清代中后期的作品。
天然菊花石产于湖南浏阳,是一种质地细腻、间杂有洁白晶莹菊花纹的石头。清乾隆年间,永和镇一位石匠在筹建自家屋基的石料中,意外发现了菊花石,后经当时高超艺人据其天然纹理巧妙设计加工,雕成了菊花石砚、笔架、笔筒、笔洗等文房用具。清末名士谭嗣同、梁启超就非常钟情于菊花石文具。梁启超戊戌变法后流亡国外,曾感叹“出入于梦魂者,惟一菊花砚”,可见菊花石雕的魅力。
菊花石雕中菊花纹饰品种繁多,有金银菊、蟹爪菊、竹叶菊、金钱菊、妃菊等等,有的争艳怒放、有的半遮半掩,可谓千姿百态。因为是天然,更增添了情趣,尤其是天高云淡的秋天,闲暇之余把玩菊花石笔洗,更显神清气爽,让人愉悦无限。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