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水晶其实是收藏着一份希望
《山海经·南山经》说,“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水玉是什么呢?东晋的郭璞作了些考究,为《山海经》作了注释,说“水玉,今水精也”。
那么,水晶价值如何?唐代诗人李频作《水晶枕》一诗,说是“千年积雪万年冰,堂上初檠力不胜。南国旧知何处得,北方寒气此中凝”,着力赞美水晶。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由乐史所撰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其中提及水晶,则干脆直说:“水晶是宝!”
其一为清中期茶晶五子笔山。茶晶呈茶色,色深者亦称烟晶,再深者即为墨晶,也即深色茶晶。我国古代著名的墨晶产地在山西五台山,有人戏称其为玄晶,因为佛道中人称黑色为玄,墨晶便不知不觉与佛道挂上了勾。现代人使用科学手段研究发现,深色水晶身价颇高的原因,还在于,它比其他水晶品种存在更稳定的微量放射能,能促使人心态稳健。因此,自古便认为深色水晶可保平安,显然是不无道理的。
童子笔山
茶晶五子笔山,妙就妙在其色自上而下渐浓,岁月为它裹上的包浆,原本就十分温莹,茶色虽深沉,但柳絮明晰,便徒然的增加了几分生气。
童子居中者梳双髻,年岁稍长,微微笑着,当为姐姐。其他皆为弟妹,一人留满人长辫,当为男孩。五子皆席地而坐,但神情姿态各异,眼目呼应自然,生活气息很浓。
水晶雕琢的别样摆件、饰件、挂件皆不少见,唯雕琢成五子笔山的极为罕见。想当年,主人得闲日,习字作书绘画,姐姐领着一邦子天真无邪的弟妹微笑相伴,心绪必然怡然轻快,于是畅快挥毫,水墨丹青,出彩生花……
其二为白水晶松鼠。白水晶不奇,松鼠亦不怪。我的这件白水晶松鼠,它来自五六百年前的辽金时期,却是有些儿稀而且奇了。
水晶松鼠
说其稀,是辽金水晶松鼠确凿的所见不多,它蹲坐而立,前爪捧一松果,正吃得津津有味,生动而传神,似乎就是艺人不经意间脱手而出的些小玩意。当今世上能见到多少?物以稀为贵啊!说其奇,是它形态粗犷古奥,土蚀斑斑,泥水土沙裹挟数百年,给它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岁月痕迹,为我们判定它的古旧平添了证据。
第三为明代茶晶螭虎如意纹笔洗。笔洗为古代文房必备之物,专为洗笔所制。明代万历年间进士、文学家屠隆曾作《文具雅编》,介绍了几十种文房小玩意,其中便谈及宋时便烧制名瓷笔洗,明代越发的丰富多彩。我多次提及乾隆年间纪大学士说古玩真赝的小故事,就与笔洗有关系。纪晓岚在《槐西杂志》中说:“……似笔洗而略浅,四周内外有釉色,中平如砚,独露瓷骨,边界线画甚明,不出入毫发,殊非脱落。不知何物,以无用还之……”。后来纪晓岚后悔没有买下,感慨叹息说:“世多以高价市(买)赝品,而真古器或往往见摈(弃)。”他还在文中谈及仙人献宝的传说,那宝,竟是水晶章印!
螭虎如意洗
螭虎如意洗为茶色水晶质地,长20厘米,宽9厘米,高5厘米,在茶晶制作的盂洗中不为小器了,尤其是传世三百年的古旧茶晶笔洗,更是难得一见了。
螭虎如意洗包浆温莹,晶明透彻,柳絮状丝绺自然灵动。造型鲜活,成椭圆形状,一端雕琢一攀爬在口沿的分叉卷尾蟠螭虎,一端雕琢如意灵芝头……把着看着,我竟忽然地忆起西汉的匡衡来,他少时家贫,竟“凿壁偷光”苦学,终成大学问家。匡衡苦学时笔墨是少不了的,他用什么洗笔?
古来传说,经常接触各种水晶饰物,不单可以帮助人们克服轻浮的毛病,可以消除烦躁,而且能够帮助脑力劳动者平衡阴阳。物理学家甚至还认为,水晶的磁场放射能,可以帮助人约束过分对烟酒的依赖,消除抑郁情绪……所以呀,从历史长途那一头跋涉而来的古代水晶,它们一定更具有亲人的灵性,也许当真的就是水精!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