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变文玩 押花葫芦兼具文化与收藏价值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因而,各种与葫芦有关的摆设物件和制作技艺,也随之增多。葫芦文化,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逐渐丰富起来。北京押花葫芦手艺人黄涛,就从事了多年押花葫芦的制作,并为我们介绍了有关押花葫芦的历史文话和价值。
葫芦文化,在几千年的岁月中延绵不断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发展。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如果夫妻缘薄,可以摆放一只在床头,加强夫妻情分,增加夫妻感情。葫芦还用作除病之用,只须挂在病者的床尾或摆放在病者的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的好起来。如果是健康人,则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气,提升运势。葫芦挂在大门外,则有保屋内人平安的作用。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而押花葫芦,又叫掐花、砑花葫芦。押花葫芦技艺始于明而兴于清,几百年间广泛流传于宫廷民间,集中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深受康熙乾隆两帝的喜爱。押花工艺往往与范制葫芦结合起来,最早的记录是清道光时期的徐康,他在押所写的《前尘梦影录》中记载道象牙作口,器身色如枣红,包浆润泽;器身满工押饰绽放盛开着菊花,鲜活的枝叶与娇艳的菊蕾,仿佛是扑映在你眼帘中真实的自然美景. 画面通景展开,仿佛一副绝美的天赐景致。清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清康熙匏制勾莲纹壶、清匏器太保鼻烟壶等清宫葫芦器物中均施以押花工艺,今人观之,绝美无比。
黄涛介绍,他所继承的北京押花葫芦技艺,是刘世安系民国押花葫芦高手杨海千弟子刘有福的传人,到现在为止,已历经五代。而押花的原理是用硬物压凹葫芦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立体感花纹,形成花卉、山水、风景等美伦美幻浮雕效果,押花不会破坏葫芦表面的一层硬皮,可以历经百年长久保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收藏价值。
押花葫芦的价值
历史价值
北京押花葫芦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发展史,而且来源于民间,又发展于民间,其美轮美奂的艺术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艺术价值
具有独特色彩的民间传统艺术——“北京押花葫芦”,以它寓意深邃、制作精巧、造型生动等艺术魅力叫人称绝,吸引着人们眼球,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认可。这种在葫芦上凝结而成的独特艺术使人陶醉。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寄托与祝福,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向往。
收藏价值
押花葫芦独特的工艺特点使之成为较为珍贵稀有的艺术收藏品,精巧的制作工艺,观赏把玩的艺术享受,加上历经百年不腐的特点,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与称赞。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