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青花的收藏潜力
文/刘英杰
作为制瓷技术中的一种工艺,青花最早出现在唐代,经两宋演变,最后在元朝集数代之大成。世人皆知元青花而不知唐宋青花,更不知元代以下各朝青花,可 谓时势误认,岂不知元青花的称谓不过是近几十年间才流行开来。它只是青花瓷器在一个时代的特征及体现,即不是专有名词,也不能说其时达到了青花瓷的最高艺 术水准。 “元青花”的确精绝曼妙,但却远远不是青花瓷的巅峰,更不是青花瓷的滥觞,它的扬名无非缘自于一场“天价拍卖”。促使元青花名扬天下的,是一尊“鬼谷子下 山青花图罐”, 该罐高27.5cm,径宽33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 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 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该青花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 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也引起了中外收藏界对中国元青花的狂热追捧。
这件元青花瓷拍出天价出乎意料,当然也属于奇货可居。在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绘有人物故事题材的更是凤毛麟角,人们对于元青花的盲目追捧和 诸多猜测,直接导致了对青花瓷这一瓷器的整体埋没,以至于在讨论青花起源之时,我国瓷学一代宗师陈万里先生曾将其列为“中国瓷器史上十五大难题之一”。
青花点彩以其极简若繁、大工若拙的独特艺术特征称美于世,但在收藏界还没有得到如同元青花相应的市场价值,恰是收藏的最佳时期。在人们为民间有 无“元青花”争论不休之时,唐代青花点彩,特别是洛阳地区出土的以巩县窑为代表的器型往往被当作“唐三彩”、“唐单彩”面世,更有将其认作“提篮点彩”, 岂不知离题万里,将具有独特中国风情的青花瓷的“始祖”尘封掩埋。如今的收藏市场中,对青花点彩的认可程度还比较低,虽然是学术界已经将青花点彩作为青花 瓷的始祖公诸于世,但从学术到收藏的推广程度还有一段时间,更何况收藏界的“大神”们历来重视的自身经验和拍卖行情。但就是因为此,对于普通藏友来说,才 是青花点彩最佳的收藏时机,因为青花点彩如今的市场行情跟唐三彩属于同一个级别,这对于天价青花瓷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价格低洼”。
自古以来,青花瓷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随着岁月演变,青花瓷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收藏价值。从青花瓷收藏的未来走向看,业内人士认为,清康 熙、雍正、乾隆三代的青花瓷最具升值潜力,特别是文房四宝、瓶件,如1尺左右的瓷瓶,因比较适合书房摆设,更容易获得青花瓷收藏家的青睐,价格将不断走 高。其实对于唐代青花点彩来说,不管从其文化价值还是收藏投资潜力都是更为不错的选择,因为受元青花的影响,明清两代青花瓷的价格也高得让人咋舌。综合比 较,唐代青花点彩预计升幅将明显高于其他青花瓷。另外,随着收藏界对青花点彩的认可,未来走势不可限量。所以,如果您家里还有这样的青花点彩,可千万不要 “怠慢”了这些宝贝。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