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提盒是食盒 礼盒 文房用具盒
黄花梨提盒(清)
提盒,顾名思义,是可以提的盒子。因为盒子可以装东西,所以提盒的用处也变得多起来。提盒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由于运送物品的需要,在那时候 就已经有了提梁,有盖子的青铜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有应用。不过,到明代时,提盒才成为现在这般长方形的形状,也就在这时候,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为“盒”。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有了多格子的提盒,提盒也显示出它更加多样化的功能。
最早的提盒是运送食物的。尤其是古代以耕田为主的农人,为了节省时间,需要妻子儿女把饭送到田间地头。这时提盒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还有宫廷或 者官宦人家,本着孔夫子“君子远庖厨”的设计理念,厨房离饭堂或者住处通常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等下人把饭做好,送过去的时候,提盒便派上用场,这样一 来,既便于运输,又能保温,如此甚好。所以,这样的提盒也叫食盒。
当然,古代人结婚或者下聘礼时,抬着一只只提盒,提盒里面装着各色礼物。还有家有喜事时,亲朋好友通常会提着提盒来送礼。所以,这样的提盒也叫礼盒。
正因为古人发现提盒的奇妙用处,因此也置于家中盛放东西,这时的提盒,类似于妆奁。不过,提盒最经常的应用还是提出去,尤其是外出或者在野外聚 会时,古人常常会提上提盒,提盒里装上纸张卷轴、笔墨纸砚以及书籍手稿,这样便于进行文学和艺术交流。提盒之中,还要装置食物、美酒和茶水,以备充饥、消 渴和怡情。当然,提盒里还会有梳子、铜镜什么的,古代男人虽然不化妆,但由于他们都留有长发,即便是梳扎起来或者编成辫子,也是需要要整理头发和衣冠的, 这时的提盒,便相当于男人的“梳妆盒”。在清明时期,提盒差不多是文人雅士书房里的必需品,既可以盛放文房用具,又能满足外出之需,十分重要。
图中所示这件清代同光年间的提盒,为红木所制,高35.5厘米,长36.2厘米,宽23.7厘米,有提梁,底部呈托盘状。提盒分三层,上面有浅 浮雕纹理,纹理为夔龙纹、半环状纹以及兵器纹,尤其是主图案,夔龙纹和兵器纹组合起来,就像是柜子上镶嵌的一把铜锁。盒盖上,有圆形图案,图案中心,是盘 成一团,准备腾飞天际的巨龙。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提盒,在古时竟有如此多种用途。难怪王世襄在《明清家具研究》中说:“到今天,它们本身也成了珍贵的文物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